汉译佛教经典哲学

admin 2022年09月12日 202次浏览

汉译佛教经典哲学

(副标题):无 ;

(作者): 杜继文 ;

内容简介:


前言

任何一种哲学,如果离开它借以产生的社会生活和文化背景,都是难以理解的,研究古代的佛教哲学就遇到这种情况。关于佛教创始人乔答摩?悉达多的生卒年代,至今还没有一个科学的定论,对他所处的社会性质和政治形势有许多异说,为他创教提供的思想文化条件也很模糊。因此,暂时只能就教言教,从佛籍自身探索佛教的哲学内涵,这样或许反而有助于弄清产生它的历史环境。

佛教哲学蕴藏在庞杂的佛教经典中,探究佛教的哲学内涵,也只能依赖佛教经典自身的陈述。国外运用佛籍从事佛教哲学研究的论著就有不少,已经译成中文的也有好几种,但所依据的原典多属巴利文、梵文或藏文系统,于汉文系统则挖掘和利用不足。相比之下,汉文译籍中保存的佛籍既多,承载的各派佛教哲学也更加完备,如果不能充分运用,侈谈佛教哲学就难免支离和片面,由此为佛教哲学作出整体的结论,就可能臆测或武断。因此,对于汉译佛典中涉及的哲学问题,作一番比较系统的考察和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中国佛教当然是植根于中国的社会、时代和文化土壤,是中国历史的产物,但它借以产生和发展的思想资料,则是外来的佛教译典。中国的佛教哲学就是以译籍为据,通过崭新的阐释加以改造而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像天台宗宗《法华》,三论宗宗《中》、《百》、《十二门》,法相宗宗《唯识》,贤首宗宗《华严》,禅宗宗《楞伽》、《金刚》等等,少有例外。如果不了解它们所依据的这些原典,也就很难深入把握这些宗派的哲学基础。至于以某些经论为研习对象,从而形成一类专门的佛学,诸如般若学、毗昙学、涅槃学、成实学等等,更是如此。不了解这些经论的理论内容,我们就难以理解为什么在浩如烟海的佛籍中,中国佛学偏偏选择了这些典籍作为自己发挥的材料,当然也就难以理解它们与所依典籍间的距离。

从19世纪末开始,中国的佛学研究就呈曲折的上升势头,至今尤烈,但是把域外佛教思想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研究的

目录预览:

​ 汉译佛教经典哲学(套装上下册) (凤凰文库·宗教研究系列)
出版说明
作者的话
前言
第一章 佛教的基础教义和基础概念
第一节 佛教的世界图式:“三界”和“四劫”
第二节 人类“本原”论和人生“缘起”说
第三节 论人的本质和人生的本质:“无常”、“无我”、“空”
第四节 “因缘和合”和基本元素论:“蕴、处、界”
第五节 佛教的宗教观和价值观:“业报”与“涅槃”
第六节 通向涅槃之路:修道与道果
第七节 结语
第二章 论《阿含经》——早期经典汇编
第一节 《阿含经》总论
第二节 《杂阿含经》的法相释义和基本教理
第三节 《中阿含经》中的诸弟子和佛教
第四节 《增一阿含经》:佛教内外发展的历史图景
第五节 《长阿含经》关于佛和世界的格式化以及驳难“外道”、“异见”
第三章 部派佛教概略
第一节 关于大众部
........


[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