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通识读本:叔本华
(副标题):无 ;
(作者): 贾纳韦(Christopher Janaway) ;
内容简介:
序言夏中义通览《叔本华》译本,有些心得,愿与作者、译者、编者和读者分享。英国学者贾纳韦当属饱学之士,故能这般自信、凝练、准确地概述叔本华其人其著,宛如塑了一尊精神铜像。为西方哲学开非理性主义先河的叔本华,既擅长系统思辨,又通晓文学章法,竟将其名著《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的四个板块(认识论、意志论、美学和伦理学),写得像音乐那般富有曲式变化。相应地,贾纳韦的文字及其汉译,亦能在精致缩微叔本华哲学建构的框架里,不失语感的弹性和可读性,颇为难得。这大概是对“牛津通识读本”之“通识”一词的文体承诺。在高等教育义域,“通识”有别于“专业”。“专业”侧重于知识型课程及相关智能、技能规训,“通识”则要为学子的人格养成提供价值型资源。前者旨在“专业成才”,后者旨在“精神成人”,即为学生一辈子把路走好打底。这用19世纪中叶英国教育思想家纽曼的话说,便是“专业”属教学范畴,“通识”才属教育范畴。当物质至上和消费主义如迷雾弥漫地球,连静穆的世界名校也愈益躁动的今日,纽曼的思想遗产,不仅凸显永恒,更变得警策。于是,人们也就有理由对“牛津通识读本”滋生新的期盼。这就是:包括贾纳韦在内的学者,若能深挚地体恤学子对“精神成人”的潜在渴求,则其笔端或许会少一份学院派的矜持,转而到世界学术典藏中去寻觅更具针对性的优质营养,来有效地缓解学子“成长的烦恼”。这落到《叔本华》一案,也就意味着有两种写法。一,比如追溯叔本华哲学的元概念“意志”一词,本是对康德“物自体”和柏拉图“理念”的创意性合成所致,这是典型的学术史路子,也是学院派所恪守亦最擅场的。还有第二条路。不依傍知识学学科谱系,而直接从《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读出让自己心灵颤栗的人本忧思,不仅切实地缓解青春期特有的灵魂阵痛,而且嗣后转化为文哲探索的第一内驱力即精神能源——这是王国维青年时曾走的路。青年王国维不是贾纳韦。王国维当年没有能力从西方哲学谱系来系
目录预览:
牛津通识读本:叔本华(中文版)
插图
序言
前言
第一章叔本华的生平与作品
第二章现象之内与现象之外
现象与物自体
更好的意识
四重根
充足理由律的局限性
第三章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表象
意志
第四章意志、身体和自我
身体和意志的统一
生命意志
智性——意志发展的结果
自我
第五章性格、性和无意识
意志和智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