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的工具:艺术与人性
副标题:无
作者: 阿尔瓦·诺伊
内容简介:
前言
几年前的某天我正和一位艺术家聊天,他问起我关于视觉科学的问题。我跟他讲到,视觉科学家正试图弄明白,为什么我们会看到这么多——我们看到周围的物质世界丰富多彩,而留在我们眼睛里的明明是一些渺小、扭曲且颠倒的影像。在如此薄弱的基础之上,我们却看到了这么多,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艺术家的回答却大出我的意外:胡扯!他鄙夷地一笑置之。他们怎么能问出这等问题?我们倒是该这样问:为什么我们对周围的世界如此漠视?世界如此丰富,有太多的东西等待我们去发现,为什么我们却只看见这么一点点?
这段对话发生时我还在读研究生,艺术家的话却长留在了我的心底。关于视觉体验,它让我清晰地看到人们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一种是科学家的观点:“看见”这一过程发生于大脑,因为是大脑把视网膜上获得的信息变得有意义。
另一种是艺术家的观点:“看见”并非是一种自然而然、自行发生的过程;我们太容易忽视本来存在的东西。看见是一种收获,我们的收获,我们与存在的东西交流才会有的收获,而我们常常会视而不见。
这二十年来我一直在研究知觉和知觉意识,我试图创立一种新的方法来解读知觉,最终形成了知觉的行为生成观。据此来看,“看见”并非是发生在我们大脑或其他任何地方的东西;它是我们要去做、去达到或获得的东西。正如我们所能获得的其他任何东西一样,只有依赖我们的技能、知识、条件和环境,包括我们的社会环境,我们才能获得这样东西。
直到前不久我才突然意识到,近年来我的研究恰恰都是为了证明我讲到的那位艺术家的观点,他说的一直都很对。体验离不开大脑,这点非常确定,但大脑不能解释故事全部。科学家的理念非常贫乏,它妨碍了我们的体会:真正去感知的不是大脑,而是具有行为能力的动物和人。我开始认识到,且在我的文章中极力主张:与其说“看见”像是在消化吃下去的东西,不如说它更像是在爬树或是阅读一本书。
但这故
目录预览:
奇特的工具:艺术与人性(加州大学哲学教授、古根海姆奖得主给艺术小白的美学课,畅销书作家、神经学家奥利弗·萨克斯、哈佛大学哲学教授帕特南联袂推荐!)
版权信息
前言
第一部分
第1章 得到组织
第2章 重组自我
第3章 天生的设计师
第4章 艺术魔圈与伊甸园
第5章 艺术、进化论以及谜中之谜
第6章 关于狂喜、运动与幽默的短笺
第7章 哲学之物
第二部分
第8章 看你是否独具慧眼
第9章 艺术缘何如此枯燥
第10章 神经科学在研究艺术时的局限
第11章 艺术是一种哲学实践,哲学是一种美学实践
第三部分
第12章 制作图画
第13章 使用模型
第14章 绘画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