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译注

admin 2023年05月29日 165次浏览

吕氏春秋译注

副标题:无

作者: 张双棣

内容简介:


前  言
《吕氏春秋》是先秦的一部重要典籍,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它的哲学思想、政治思想以及它所保留的科学文化方面的历史资料,是我们民族的一份珍贵遗产,我们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进行深入的研究。这对我们了解战国末期的思想政治文化状况,具有重要的意义。

据《史记》等书记载,《吕氏春秋》为秦相国吕不韦召集门下宾客儒士集体编纂。尽管这部书出自诸宾客儒士之手,但它基本上反映了主持人吕不韦的思想。
关于吕不韦的记载,主要见于《史记》和《战国策》。我们这里依照《史记》,参照《战国策》作些简要的介绍。
吕不韦,濮阳人,阳翟的富商,家累千金。秦昭襄王四十二年,安国君立为太子,安国君有子二十余人,而宠幸的华阳夫人无子。安国君庶子公子楚因其母夏姬不被宠幸,地位低下,而为质于赵。此时,“秦数攻赵”,所以“赵不甚礼子楚”。子楚的处境很窘,且“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史记·吕不韦传》)。吕不韦经商邯郸,见到公子楚,认为“此奇货也,不可失”(高诱《吕氏春秋序》)。于是主动以千金为公子楚西游于秦,使安国君及华阳夫人立子楚为適嗣。昭襄王五十六年卒,安国君即位,为孝文王,立子楚为太子。次年,孝文王卒,子楚即位,为庄襄王。庄襄王曾许下“必如君策,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的诺言,于是“以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食河南雒阳十万户”。吕不韦一跃而成为秦国的达官显宦。吕不韦的弃商从政,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参与政权的强烈愿望。
吕不韦在庄襄王、秦王政时期为相十三年。庄襄王在位三年而死,秦王政即位时年仅13岁,尊吕不韦为相国,号称仲父。此时秦国的大政方针主要由吕不韦决定。他的权力超过了昭襄王相国应侯范雎,《战国策》说:“应侯之用秦也,孰与文信侯专?曰:应侯不如文信侯专。”吕不韦主理秦国国政,为完成统一大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吕不韦主张并致力于对六国的战争。典籍中明确记载吕不韦用兵的有两处,一处是《史记·秦本纪》

目录预览:

​ 吕氏春秋译注(修订本) (博雅文渊阁)
目录
扉页
版权页
前言
凡例
《吕氏春秋》原文校勘所据旧刻本
孟春纪第一
孟春
本生
重己
贵公
去私
仲春纪第二
仲春
贵生
情欲
当染
功名 一作由道
季春纪第三
........


[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