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公开课
副标题:无
作者: 51epub.cc
内容简介:
前言
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提到中国,人们惯常会给它加上“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这样的形容词;提到中国人,也往往会有“彬彬有礼”“和睦谦逊”等印象。为什么呢?因为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这样悠久漫长的历史,很大程度上就是一部“礼”的历史。中国自古就讲究以“礼”治国,《礼记》集序中说:“前圣继天立极之道莫大于礼;后圣垂世立教之书莫先于礼”,“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礼者是不可不学”。由此可见,“礼”在中国作为指导人们道德标准与行为规范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
其实,“礼仪”这一概念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包含两个概念,“礼”是内核,“仪”是形式,二者互为表里。在五千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我国不仅有一套宏大的内在的“礼”的思想,还有一套宏大的外在的“仪”的规范,而且其精髓深入人心,形成了完整的伦理道德、生活行为规范,进而内化为中华民族的自觉意识,并贯穿于心理与行为活动之中。这个完整的伦理道德、生活行为规范就构成了一种文化,即礼仪文化。
我国的礼仪文化起源很早,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起,历经尧舜禹时代及夏商王朝,“礼”经历了萌芽、产生、继承与发展几个阶段,直到周代,礼制逐步系统化,并趋于完备,成为后世的典范。在《周礼》《仪礼》《礼记》这些传承礼仪文化的典籍中,容纳了上至国家下至庶民百姓的相关内容。其中有祭祀鬼神人的“吉礼”,有邦国内部以及邦国之间相处与互助的“宾礼”和“凶礼”,有威慑邦国与百姓的“军礼”,当然还有“嘉礼”,它包括一个人从生至死的诞生礼、成年礼、婚丧嫁娶礼以及社交往来礼……其内容之博杂、仪节之繁复细致,令后人叹为观止。
文化具有不自觉的继承性,礼仪文化自然也不例外。在我们为祖先精致典雅的礼仪惊叹之时,不能忘记的一点是,“礼”在古代毕竟是被统治者用以“统治万民”的。对今天而言,它自然有一些可以看作糟粕、陋习的东西,这也是后代人在继承发展时应该摒弃的。
目录预览:
中华文化公开课(套装七册)(祖先留下的文化,能让我们完成一种朴素的回归)
总目录
前言
第一讲 礼仪文化篇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礼文化的起源
周公确定礼仪制度
春秋战国儒家之“礼”
秦汉在禁锢中发展的“礼”
封建礼教形成的宋代礼思想
明清时期“礼”的思想
“青出于蓝”的“礼”与“俗”
表里相依的“礼”与“仪”
形同天地的“礼”与“乐”
蕴涵系统礼制体系的《周礼》
现存最早的礼仪典籍《仪礼》
传播最广的礼仪典籍《礼记》
第二讲 古代五礼篇
礼敬神鬼人的吉礼
亲近君臣民的嘉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