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晚期的政治体制与政治文化

admin 2024年02月15日 80次浏览

北宋晚期的政治体制与政治文化

图书封面

副标题:无

作者: 方诚峰

内容简介:

前言

本书的研究对象是北宋晚期哲宗、徽宗朝(1085—1125)的政治史,起于宋神宗熙丰变法之后,终于北宋灭亡之前。在该领域,已有的研究重点是相当明显的:政治制度、党争及其反复、腐败与亡国三个主题。从大的面貌上来说,多年前寺地遵指出的宋代政治史研究的偏颇与断裂(1),至今还依稀可见。在笔者看来,除了政治制度,其他两个主题主要围绕权力斗争、利益攫取而展开。其最大的偏狭,乃是将“政治史”简化为权力斗争史或利益争夺史。
然而无论是揆以当代“政治科学”的基本关切(权力、合法性、主权、权威等),还是某些“政治哲学”流派的关怀(美德、公正等),“政治”所可能包含的内容是多层次、多样化的,这就衬托出以“权力斗争”或“利益争夺”为主线的政治史有待反思。
因此,北宋晚期政治史研究的推进,有赖于在研究视野、主题上超越上述狭隘性,即把党争、腐败等问题置于更具有分析性与包容性的视角之下。这是本书选择“政治体制”与“政治文化”这两个视角的原因所在。本书不是要否定北宋晚期政治斗争的激烈性或其他政治上的困境,而是试图说明,政治分裂、腐败只是现象,其背后的根本动力在于政治体制与政治文化的变化。
那么,什么是本书所谓的“政治体制”与“政治文化”呢?
“政治体制”是为了强调政治制度与人的结合。本书虽然会探讨不少政治制度方面的内容,但不以厘清制度本身为目的,而是试图呈现人的活动与制度架构的结合,这种结合就是体制。钱穆在谈“如何研究政治史”时说:“单研究制度本身而不贯通之于当时之史事,便看不出该项制度在当时之实际影响。”(2)所谓当时之史事,即人的活动。十余年前,邓小南师提倡“活”的制度史研究,特别强调从“关系”着眼,既有人与制度的关系,也有制度本身的关系,从而加深对于“政治机制”的整体认识(3)。这正是本书所努力追求的。另外,当下中国最热门的词之一就是“政治体制改革”,中国共产党第18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目录预览:

​ 北宋晚期的政治体制与政治文化
书名页
版权页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出版说明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元祐政治路线的确立
第一节 从元丰到元祐
一 熙丰臣僚
二 异议之人
三 高氏的立场
四 本节结语
第二节 司马光的政治主张
一 君主作为政治秩序的核心和变革的起点
二 英宗朝的老、新问题
三 神宗朝的难题及应对:政体与得人
四 元祐更化与司马光的设计
五 本节结语
第三节 垂帘体制的确立
一 从熙宁到元丰的中枢
........


[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