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分子和公共政治
;
副标题:无;
作者: 徐贲;
内容简介:
序言
从古代哲学开始,人的思想和道德意义上的好生活就常常联系在一起。在柏拉图那里,苏格拉底坚持的是这样一个信念,由于我们思想,我们能过更好的生活,不只是更幸福,而且是更道德。公元2世纪的印度佛教哲学家龙树(Nagarjuna)把人的智慧(prajna)、识虚悟空(sunyata)和怜悯之心(karuna)看成密不可分的三位一体。中国明代的王阳明则说,“圣人亦是学知”,圣贤庸愚,若能致知,皆能明德,“见满街人都是圣人”。
思想的基础不仅是理性,而且是道德的理性。光凭所谓的“理性”,正如布莱克(Max Black)所说,“一个人可以思想再思想,但却仍然是一个恶棍”。思想需要公正、客观、持平和判断。具备这些特征的思想其实就已经具备了道德的品质。这就是为什么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为正义辩护最后转化成为知识的生活辩护。如果我们坚持知识的生活,坚持生活在一种不为私利所扭曲的公共真实之中,那么我们所坚持的就不只是一种认知的理想,而且也是一种道德的理想。个人的思想和集体的道德生活之间的必然联系在于,思想要求我们确认好生活一定是道德的生活,因为思想本身就具有道德内涵。
把个人(“我”)的思想和集体(“我们”)的行为及行动联系在一起,把知识分子和公共政治联系在一起,既是为了表明知识分子介入社会问题的责任,也是为了主张,无论是谁,若要有效地介入公众问题的讨论,都需要尽可能地尊重知识学理,借助理性分析和实行独立判断。一旦理性思考与公共关怀合为一体,那些原本似乎只属于知识分子的精英特征也就会获得普遍的公民社会意义,成为现代社会普通成员都可以具备的思想和行为特征。
理性的公共关怀在不同的现代社会中会提出不同的问题,会有不同的侧重点,这是因为现代性本身就具有不同的社会形态。讨论现代性的要义,正如戈德法布(J. C. Goldfarb)所说,应在于“分辨现代的
目录预览:
知识分子和公共政治
扉页
目录
序言
第一辑 政治和伦理现代性
理性、伦理和公民政治
宪法爱国主义和民主政治文化
秩序、道义和国际人权
“平庸的邪恶”
公共知识分子和政治存在主义
自由主义和公民共和
第二辑 知识分子和公民政治
科学知识分子和知识政治
知识分子和民主社群:50年后说杜威
教育场域和公民学堂
萨义德的《东方主义》和后殖民知识分子
道德罪过和公民责任
第三辑 价值认同和群体意识
“后”学和价值相对论
宽容的困惑
宽容、权利和法制
90年代中国学术争论和国族认同
自由主义民族主义
冷漠和不参与
第四辑 文化批评和大众文化
假面大众社会的犬儒主义
弱者的抵抗
平反、道歉和现代道德政治
东欧知识分子政治
文化经济中的福楼拜
文化批评的记忆和遗忘
注释
再版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