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承认而斗争:论社会冲突的道德语法
;
副标题:无;
作者: 阿克塞尔·霍耐特;
内容简介:
校译者前言
2001年3月,法兰克福大学社会学研究所举行“权力交接”仪式,新任所长霍耐特(Axel Honneth)正式接替弗里德堡(Ludwig von Friedeburg),成为研究所的“第三代”核心人物。在他身边,集聚着维尔默、本哈比、约阿斯、奥佛等一批著名学者。
作为哈贝马斯的弟子和接班人,霍耐特在当代社会哲学和政治哲学(法哲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他的生平比较简单,1949年生于北部城市埃森(Essen),曾在波恩、波鸿、柏林等地学习哲学、社会学和日耳曼语言文学。1982年获得博士学位,1984年到法兰克福大学做哈贝马斯的助手,1990年通过教授资格考试,到康斯坦茨大学哲学系任教,1992年转到柏林自由大学,1996年应聘到法兰克福大学接任哈贝马斯的社会哲学教职。
霍耐特的主要著作包括:《权力的批判》(Kritik der Macht. Reflexionsstufen einer kritischen Gesellschaftstheorie
,1985)、《支离破碎的社会世界》(Die zerrissene Welt des Sozialen
,1989)、《为承认而斗争:论社会冲突的道德语法》(Kampf um Anerkennung. Zur moralischen Grammatik sozialer Konflikte
,1992)、《非一体化》(Desintegration. Bruchstücke einer soziologischen Zeitdiagnose
,1994)、《黑格尔法哲学之重建》(Suffering from Indeterminacy. A Reactualization of Hegel’s Philosophy of Right
,2000)、《正义的他者》(Das Andere der Gerechtig
目录预览:
为承认而斗争:论社会冲突的道德语法 (思想剧场)
书名页
版权页
校译者前言
目录
导言
第一部分 历史回顾:黑格尔的原始观念
第一章 自我持存的斗争:论现代社会哲学的基础
第二章 犯罪与伦理:黑格尔的主体间性理论
第三章 为承认而斗争:关于黑格尔耶拿时期哲学中的社会理论
第二部分 体系再现:社会承认关系的结构
第四章 承认与社会化:米德对黑格尔观念的自然主义转化
第五章 主体间的承认模式:爱、法律和团结
第六章 个人的同一性与蔑视:强暴、剥夺权利、侮辱
第三部分 社会哲学的展望:道德与社会的发展
第七章 社会哲学传统的轨迹:马克思、索雷尔和萨特
第八章 蔑视与反抗:关于社会冲突的道德逻辑
第九章 个人一体化的主体间性条件:伦理的形式概念
人名对照表
术语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