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计与制度:明清闽粤滨海社会秩序
;
副标题:无;
作者: 杨培娜;
内容简介:
本书从海洋经济的角度理解明清广东、福建乡村社会的变迁,强调以海为主的生产生存方式具有独特的节律和特质;同时,不能简单地将沿海地区视为划分海洋和陆地的地带,而应将之视为一个包含了各种不同生计人群的活动区域,主张从水陆互动的观照下重新审视人与海、陆之间的关系。全书试图从明清时期广东、福建沿海地区人群的户籍身份、经济生产和社会组织乃至意识观念等方面,探讨从明初到清代前期生活在水陆之交、闽粤之界的地方生民在王朝军事政治和经济社会政策之下,如何缔造其生活空间和社会秩序,说明王朝体制转变与沿海地区民众的生产生活形态和社会组织变化之间的关系。
目录预览:
生计与制度:明清闽粤滨海社会秩序(九色鹿)
绪论
第一章 明前期闽粤沿海泛军事化管理与编户体制的建立
第一节 明初闽粤沿海地区的归附
第二节 闽粤海防体系的设立
一 抽丁垛集的实质
二 卫所-水寨体系的设立
第三节 从在营军士到卫所军户:卫所人户管理的演变
一 原籍与在营
二 附籍制度的变更
三 卫所户口册的编造与军卫编徭
四 卫学的设置及其影响
五 闽粤沿海卫所与州县的相互依存
第四节 明初闽粤滨海渔盐管理机构的设立
一 闽粤盐场的设置
二 沿海河泊所的设立
小结
第二章 多样生计:“渔盐之利” 海上贸易与漳潮海盗
第一节 闽粤沿海制盐法的改变及其影响
一 晒盐法的推行与盐场组织的变化
二 盐课折银
第二节 渔课征纳方式的改变与海界圈占
一 裁所归县后的渔户管理
二 明中期后沿海渔课征纳方式的新趋向及其影响
三 海界圈占
第三节 “盗寇”与文教并兴
一 海上贸易勃兴
二 社会动乱与地方士人的文化表达
小结
第三章 明代中后期闽粤沿海的军事化与地方组织
第一节 闽粤之界与南澳副总兵的设立
第二节 动乱中的卫所军 澳甲与渔兵
第三节 谁的堡垒?——沿海卫所的民居化
一 灶户士绅的兴起与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