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读三国

admin 2025年04月28日 12次浏览

少年读三国

图书封面;

副标题:无;

作者: 刘勃;

内容简介:

序言

《三国演义》的影响力实在太大了,连带着,三国历史也特别有名。

然后,就会有人告诉你,《三国演义》不可信,其中很多都是故事,要了解历史,还是要看《三国志》。

这话当然是对的。不过,《三国志》这书很不容易读。这不仅因为它是用文言文写的,太深了所以难读。实际上哪怕你阅读文言文一点障碍都没有,读《三国志》还是会觉得云里雾里的。

因为《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算半个历史当事人,他来写历史,很多事情都很敏感。

陈寿本来是蜀国人,亲身经历了魏国灭掉蜀国的事。陈寿对蜀汉是有感情的,这份感情能不能直白表达出来?当然不能。还有,魏国灭蜀时,军纪还很糟糕。你说他能不能如实写魏军的暴行?写了,魏国的统治者容不得他,不写,又良心不安。

然后是司马家篡夺曹魏政权,建立了晋朝。这个过程里做了很多卑鄙无耻的事。这些事,你说陈寿能怎么写?

所以很多事情,陈寿都写得模模煳煳的。譬如写到司马昭杀掉魏国小皇帝曹髦的事:

高贵乡公卒,年二十。

高贵乡公曹髦死了,当时二十岁。仅此而已。

当然,后面还有一道皇太后的诏书,太后说曹髦是个神经病,要杀自己,结果在乱军中被误杀了。所以要是只有《三国志》,真相就只能靠猜了。

《三国志》还淡化了曹魏武将的败仗。我们看一个例子:《曹仁传》写曹仁和东吴的周瑜在江陵大战,曹仁带着几十个骑兵,在周瑜的几千前锋部队里杀进杀出,让人们赞叹说:“将军真天人也!”曹操听说了,也非常赞赏,就封曹仁为安平亭侯。

你只看这条记载,会以为这一仗曹仁打赢了。

其实是周瑜赢了,这一仗的结果是曹仁弃守江陵。只不过,《曹仁传》只写曹仁出风头的事,周瑜赢了这个结果,自然留到周瑜的传里写。

可是按照《三国志》的编排方式,《曹仁传》和《周瑜传》隔着几十篇呢。而一般情况下,是很容易读了后面忘了前面的,读《三国志》这种叙事零散的书,尤其如此,也许根本会以为是两件事。

所以,你如

目录预览:

​ 少年读三国
少年读三国(第一册)
扉页
序言
一些简单的制度介绍
三国前夕
曹操的五色棒
黄巾大起义
董卓其人
十常侍之乱
董卓入京
曹操东归
迁都长安
孙坚破董卓
董卓之死
青年刘备
公孙瓒之败
据兖州
徐州大屠杀
吕布的流窜
兖州争夺战
濮阳之战
奉天子以讨不臣
吕布射戟
宛城之战
吕布败亡
衣带诏
袁曹对峙
关羽斩颜良
官渡决战
统一北方
少年读三国(第二册)
扉页
刘璋占益州
刘表据荆州
........


[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