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有远见,孩子有格局
;
副标题:无;
作者: 万玮;
内容简介:
自序
2021年4月23日晚上,我在上海青浦平和双语学校的大礼堂,面对近五百名观众,做了一场90分钟的演讲,主题是“基因与环境,哪一个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更大”。
为准备这场演讲,我阅读了很多家庭教育方面的图书。市场上家庭教育类的图书浩如烟海,许多年轻的父母阅读了大量的教育类图书与文章,然而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依然有很多困惑与焦虑。我选择基因与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这个视角,也是试图帮助大家厘清思路,更理性客观地看待孩子的教育和成长。
此次演讲的听众主要是家长。作为上海市民办平和学校(后文简称“平和”)的校长,我时常受邀为家长做演讲。平和是一所十二年一贯制的双语学校,办得还不错,在上海有一定的影响,受到不少家长的关注。在发表这些演讲时,我给自己的定位是,以教育者而非校长的身份宣扬教育理念,缓解家长的焦虑,而不是简单地介绍自己的学校。因此,对教育感兴趣的听众,无论是家长还是教育从业者,都或多或少能从我的演讲中得到启发,有所感悟。
《基因与环境,哪一个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更大》的演讲反响不错,在平和官方微信公众号上,这篇演讲稿的推文点击量很高,许多平台都转载了。有读者在推文后留言说,演讲稿解答了自己多年来的困惑。过去几年,我已在不同场合面向以家长为主体的听众做了二十多场演讲,累积了二十多篇演讲稿。前几年有人建议我将这些演讲稿整理出书,当时我觉得时机不成熟,没有应允。现在则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本书分为三个部分。上编是“家庭教育的视角”。教育牵动着千家万户,也决定了民族的未来。社会在发展,技术在发展,环境在发展,人也在发展,因此教育永远在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的受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但过于精细化的家庭教育反而导致孩子成年后人格与心理的不健全。日本教育家佐藤学曾说过,教育研究需要三个视角——飞鸟之眼、蜻蜓之眼与蚂蚁之眼,这三个视角分别对
目录预览:
家长有远见,孩子有格局
自序
上编 家庭教育的视角
家庭教育的三个视角
教育中的三个“更重要”
教育与生活的三个立场
基因与环境,哪一个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更大
家庭教育是家长的自我修行
家庭教育的时空观
未来社会需要孩子具备的三项技能
教育的压力如何“断舍离”
中编 教育的有用与无用
家庭教育的六个模型
向前看,向前走
教育不是技术问题,而是认知问题
教育的有用与无用
如何提升孩子的见识
好的教育是不浪费孩子的天赋
我看校园霸凌
在物以稀为贵的时代,我们如何帮助孩子实现自己的价值
下编 自由的下一代
我们这代人的使命与宿命
我们的孩子应该有教养,有情怀
我们的孩子能为世界带来什么
教育因果论——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人生三件事
决定孩子未来的,是他们在闲暇时间做什么
孩子有哪项品质,才能有幸福的人生
自由的下一代
把两种截然不同的品质集于一身,你的世界就开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