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药猫理论:恐惧与暴力的社会根源

admin 2025年07月12日 17次浏览

毒药猫理论:恐惧与暴力的社会根源

图书封面;

副标题:无;

作者: 王明珂;

内容简介:

自序

我在川西岷江上游羌族村寨从事田野考察的那些年,1994 至 2003 之间,常听得老年人说「毒药猫」的故事。本地人以汉话(川西方言)所说的「毒药猫」,指的是村中能变成动物害人或施毒的妖人,绝大多数都是女人。那些故事,有些听来像神话、传说,有些像是陈述本地过去曾发生的往事,有些是述说者自身的经验记忆。虚构、真实与想像夹杂。对它们,我的研究兴趣不在于其中的历史事实,不在于神话结构及其对应的社会结构与功能,而在于产生神话传说、人们的经验记忆与社会行动(闲言闲语某人为毒药猫)的社会现实。这个社会现实,包括一社会中女性的边缘地位,人们的群体认同及内部区分、冲突,对外界人群事物的恐惧,等等。有关「毒药猫」的神话传说与日常闲言闲语,只是这社会现实的表征、表相,我借此探索一种社会本相。

事实上,我在岷江上游从事的是一种结合历史学与人类学的研究;由「毒药猫」故事及其它社会表征,我探索 20 世纪上半叶的本地社会情境及其变迁。因此,当听得老年人说「过去毒药猫多,现在少多了」,或说「过去毒药猫闹得兇,而现在不那么兇」,我知道此显示 1950 年代以来本地相关社会情境已有很大的改变。妇女地位提高;在共同的羌族认同下,各邻近村寨人群间的敌对与暴力基本消失;向外获得各种生活资源的机会多了,因而各村寨及各沟人群间,因剧烈资源竞争而产生的孤立人群认同已不复存在。

虽然如此,在拙着《羌在汉藏之间》中,我对一则关于「毒药猫王子洗去身上的毒但没有洗净,所以至今毒药猫没有断根」的传说作出一近乎感叹的论述:

毒药猫不仅在羌族中不容易断根,在所谓的「文明世界」中也从来没有断根过。从更一般性的意义来说,毒药猫故事不止广佈于岷江上游的村寨人群间,它也广泛存在于世界各人群间,无论是在初民,或是现代都市人之间。这便是为何在许多社会中,女人、弱势群体与社会边缘人常被视为有毒的、污染

目录预览:

​ 毒药猫理论:恐惧与暴力的社会根源
谢词
自序
前言 无内忧外患者国恆亡?
第一章 人类社群与其边界
第二章 村寨生活与毒药猫传说
第三章 近代初期欧美猎女巫风潮
第四章 替罪羔羊
第五章 毒药猫理论
第六章 当代国族主义下的毒药猫
第七章 当代宗教极端主义下的毒药猫
第八章 「网路村寨」中的毒药猫
结 语 走出伊甸园之后
参考书目
索引


[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