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讲义·石黑浩

admin 2025年07月08日 10次浏览

最后的讲义·石黑浩

图书封面;

副标题:无;

作者: [日]石黑浩;

内容简介:


虽然今天我是以“最后一课”这个主题来做演讲,但因为我们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死,所以我觉得,特别是做研究的人其实每天都是抱着“上最后一课”的心情在做研究。

我年纪渐长,估计还有10年左右就要退休了。到了退休的年纪,就很难继续搞研究了。

即便离开大学去别的地方,接下来的这10年我又能做出多少新东西呢?这个时候我就要面临最后能够进行挑战的时期了。

即使再过10年,对于很多问题,我觉得自己的想法还是不会改变。即便是现在,对于某个问题我也从来没有打算用10年的时间去解决。因此,我认为就算10年时间过去了,依然会有很多想法不会改变的问题。

虽然我是研究机器人的,但要说我真的对机器人感兴趣,其实并非如此。

相较而言,我对“人”更感兴趣,或者说,我对我自己更感兴趣。

我为什么会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人类究竟是什么”——这是我最想弄明白的问题,也正因为这个我才开始研究机器人。我的研究动机恐怕跟其他机器人研究者不太一样。

我这次为大家带来的“最后一课”的所有内容亦是如此,其实无论是研究的任何一个部分,还是看待人类活动的哪个部分,几乎都是在向“人类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靠拢。

可能一些理科的,特别是研究原子、分子或者宇宙起源的研究者或老师,只想研究原子和分子的世界,我们先不管这些人。其实大学开设的所有学科都在向“人类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靠拢,不过仔细想来这也是很正常的。比如,宇宙的起源还是和人类有一定关系的。

我认为,所有研究的根源都是在思考“人类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

说得更极端一些,有时候我甚至觉得我们生存的目的其实就是思考“人类究竟是什么”,别无其他。

因此,我的研究也总是围绕“人类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展开。

无论是10年之后还是20年之后,甚至是100年之后,通过一直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直到“最后一课”

目录预览:

​ 最后的讲义·石黑浩(一千年之后的人类与机器人!日本“现代机器人之父”石黑浩从机器人视角剖析人类本质,展望技术主导、人机共生的未来|站在技术顶点的专家,给年轻人的人生启示) (未读·思想家)
版权页
目录
第1章 用机器人创造人类
我想创建的未来社会
需要人形机器人的原因
能与人聊天的机器人服务
机器人将会加速普及
如果在人口减少的情况下维持生活品质,就需要机器人
机器人会像计算机一样降价
各式各样的机器人登场
是广而浅,还是深而专
独立自主的人形机器人偶像“U”
可以进行无破绽交流的人形机器人
人工智能掌握了交流中所需要的东西
关系变好意味着要共享意图和欲求
被人工智能训斥
“附身”到人形机器人身上
正因为是岛国,日本才擅长制造
在制造领域自尊心很强的日本
如果能够解释“思考”就能获得诺贝尔奖
“思考”是什么
回想起儿时的疑惑很重要
“人究竟是什么”是机器人研究的动机
与人相关的机器人——“人机交互”
理解“人类究竟是什么”的技术开发将会变得理所应当
从话剧中“诞生”的像人一样活动的机器人
在人形机器人身上感受到情感
第2章 只有机器人知道的人类
因为有了人形机器人而导致自己的存在变成


[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