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经营鬼才的自白:7-ELEVEn创始人亲述零售帝国背后的故事
(副标题):无 ;
(作者): [日]铃木敏文 著,胜见明 整理 ;
内容简介:
前言
东日本大地震1之后,日本的消费市场出现了不可思议的现象。在并没有遭遇灾害的日本西部地区,“自肃”氛围居然蔓延开来,商品滞销倾向显现。
与店内库存持续不足的东日本不同,西日本的商品供应十分稳健,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却非常冷淡,反而需要出台一些消费刺激政策才行。
与逻辑道理相比,人更容易出于某种心理或情绪而做出行动。发生在日本西部地区的现象非常好地说明了,在考虑经济问题时不能只从经济学的层面来思考,还必须要重视心理学层面。
心理和感情,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一个组织里每一个人的行动。
信息从一线员工向上传达到企业高层的过程中,为什么真相无法得到传递,信息渐渐被粉饰呢?面对同样的现象,为什么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理解呢?
人的思维模式一旦固化,就会一味搜集于己有利的信息,对不利的信息不屑一顾甚至视而不见。这种心理的存在造成了信息在传播过程中被歪曲,或是在观察现象的眼睛前加上了一层滤镜。
另一方面,如果掌握了人的心理,在工作中加以利用,也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例如在商业谈判中,如果不能掌握对象的心理和感情,就无法进行下去。在价格谈判中,只要对象一直怀着不安和不满之情,不管用怎样的道理去说服,谈判都不会有进展。这时候必须向对象展示即使降价也能赚钱的道理,让他的不安和不满的心理变成期待和放心,谈判才能有结果。
在我担任董事长的柒和伊控股公司旗下,有7-Eleven便利店、伊藤洋华堂2崇光百货、西武百货、丹尼斯3SEVEN银行、SEVEN网络购物等多种业态与品牌,公司的年度联合销售额已经超过了5兆日元。
经营如此庞大的组织,系统和制度是不可或缺的,但如果不顾及人的心理和感情,工作的方法就根本无从谈起。例如,人们往往认为操作手册要排除心理、感情、感觉等要素,是为了让工作标准化而存在的,真的是这样的吗?
如果制作操作手册的人是以“米”为尺度的,但如果使用的人以“尺”来解释的话,就算长度相同
目录预览:
一位经营鬼才的自白:7—ELEVEn创始人亲述零售帝国背后的故事
特别说明
前言
第一讲 学习世界推崇的“假说思考”
第一课 反ABC分类法——解读数据背后的消费者心理
第二课 兼顾价格与价值——如果没有价值,白给也送不出去
第三课 市场依“铅笔型”而动——从“富士山型”到“茶杯型”再到“铅笔型”
第四课 市场依“直觉”而动——“三九天的25℃”算不算热
第五课 框架效应——表现形式不同,销量也不同
第六课 价格心理学——较之“极端价格”,“中间价格”更受欢迎
第七课 “假说与实证检验”的工作方法——潜在需求深藏于顾客的心理
第八课 使机会损失“可视化”——经营的最大目标在于“使机会损失最小化”
第九课 优化“货架”的意义——越是精选,顾客选择时越不会犹豫
第十课 顾客至上的“谎言”——不是“为了顾客”,而是“站在顾客的角度”经营
第十一课 客观认识自己的“元认识”——从“另一个自己”的角度审视自己
第十二课 顾客心理的“引爆点”——业绩增长必然伴随“引爆点”的出现
第十三课 钓取信息的“关心之钩”——收集信息要从“单钩垂钓”改为“延绳钓”
第二讲 学习高成功率的“承担风险的能力”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