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清到民国-中国民族理论政策的历史变迁

admin 2022年09月06日 123次浏览

从大清到民国-中国民族理论政策的历史变迁

(副标题):无 ;

(作者): 51epub.cc ;

内容简介:


前言

公元1644—1949年,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不过是弹指一瞬,却书写了中国历史上最波澜壮阔、波谲云诡的恢宏篇章。在这三百余年的时间里,中华民族所缔造的伟业、所经历的变局、所遭受的屈辱、所忍受的苦难、所激发的奋斗,无不堪称“三千年之未有”。
毫无疑问,这“三千年之未有”的历史,不仅曾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每一个成员、每一个人命运的汇聚与总和,而且现在也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每一个成员、每一个人命运紧密相连、息息相关。

历史就是曾经的现实,现实就是未来的历史。大千世界中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个地方、每一刻时间,无不是历史的延续、未来的过往、偶然的相遇。
数学家说,南美洲的一只蝴蝶扇动几下翅膀,就会引发太平洋上的巨大风暴;历史学家说,古代埃及一个女人[1]的鼻尖,就可以改变历史的轨迹和面貌。
先哲曾言,“六经皆史”,故“学者最紧要者,乃通知史事”。笔者虽难妄称“学者”,却凭借这一点朴素的认知,在数年前发下宏愿,幻想着一定要穷己之力,弄明白公元1644—1949年这三百余年间,中国的民族政策经历了哪些变迁,它又对新中国的民族理论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坦率说,关于新中国或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的研究与解读成果,不可谓不丰;投身其中、造诣非凡的学人,亦不可谓不众。作为后学之辈,恬不知耻地许下如此宏誓大愿,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近年来“反思”“质疑”中国民族理论政策的言论及相关争论的影响。
毋庸讳言,笔者并没有民族学的专业背景,也没有在民族院校求学的教育经历,因工作需要才比较系统地学习、认知、践行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政策,学界的“反思”“质疑”及其论辩,确实曾给笔者在思想和认识上带来极大的困扰与困惑。
当然,引发笔者困惑与困扰的并不是关于中国民族理论政策“正确性”“正当性”的争议,抑或中国民族理论政策应该“政治化”还是“文化化”的道路选择与方向分歧——作为一名公务员,首

目录预览:

​ 从大清到民国——中国民族理论政策的历史变迁(1644—1949)
书名页
文前辅文
序一
序二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皇权一统”与“族类隔离”:清朝政府的族类政治及其历史遗产
一 “族类隔离”:清朝族类政治的基础和前提
二 “分其势而众建之”:清朝实行族类隔离政策的原因
三 清末新政:皇权体制的穷途末路
四 几点思考和结论
第二章 “五族共和”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局限
一 “民族主义”与“国家主义”:“改良”与“革命”的思想分歧与政治论争
二 “规复旧制”的奢望:“五族共和”的贡献、局限与影响
三 几点思考和结论
第三章 “民族自决”与“国民党一大宣言”的历史真相
一 孙中山为什么反对“民族自决”
二 “民族自决权”:违背还是贯彻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
三 “民族自决权”:代表国际主义,还是谋求国家利益
........


[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