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宪帝制外交

admin 2022年09月12日 131次浏览

洪宪帝制外交

(副标题):无 ;

(作者): 唐启华 ;

内容简介:


前言
本书探讨1915年6月中日“二十一条”交涉结束,到1916年6月袁世凯去世,约一年间围绕帝制问题的中国外交。严格来说,“洪宪”年号之决定与采用在1915年底,到1916年3月22日撤销,即俗称的83天,但后来一般都称袁世凯的帝制运动为“洪宪帝制”,本书采用约定俗成的说法,以“洪宪帝制外交”指称这一年的中国外交。
中文学界对洪宪帝制相关历史的研究成果可谓汗牛充栋,然而绝大部分集中于中国内政发展,外交史方面的著作数量不多,而且早有定论,即袁世凯为达到称帝目的而向日本出卖国权;并且欠缺与当时国际政治背景相结合,能与他国观点对话的严谨研究。
事实上,洪宪帝制之成败与当时的外交关系密不可分,若只从国内因素考察,很难有较全面的理解。1914年夏欧战爆发,波及远东和中国。欧洲列强分裂成两大阵营,集中全力于欧陆争胜,日本乘势夺取远东外交主导权,东亚国际关系发生重大变化。而洪宪帝制也与欧战息息相关,诸如英国购械、中国参战、协约及同盟阵营在华竞争、英日争夺东亚主导地位等,都是当时的重要外交背景,与帝制运动的走向与成败密切相关。
就中国近现代史而言,袁世凯与北洋派一直被视为“革命”的对立面,在历史论述中常遭忽视与贬抑,而袁世凯更是争议极大的历史人物,对他的历史评价,可说是中国近现代史理解的枢纽之一。然而仅由中国内部的视角,很难突破百年来史料与诠释架构的限制。外交史研究讲求使用中外档案与史料,可提供不同的外部视角与多元的叙事脉络,常可大幅度丰富国人的历史理解。
关于袁世凯卖国称帝的历史论述
过去关于洪宪帝制外交的历史论述,受政治宣传影响甚大。袁世凯的历史定位可谓“革命史范式”的脊梁,不少人坚持“袁世凯不可翻案”;而中文学界及英、日文学界关于他的研究成果和对他的评价,差距颇大。
近年不少国内学者的研究指出袁世凯并不像过去说的那么不堪,对他在戊戌政变前夕的所谓告密,辛亥革命期间的背叛清室、修改

目录预览:

​ 洪宪帝制外交
书名页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英国购买中国军火交涉
第一节 欧战爆发后的东亚局势
第二节 巴克斯军火案
第三节 巴克斯案的后续发展
第四节 梁士诒军火案
第二章 帝制推动时期的外交(1915年7月~10月中旬)
第一节 顾维钧出使与帝制外交
第二节 日本对帝制的态度
第三节 英国对帝制的态度
第四节 帝制正式推动与各国反应
第三章 列强第一次劝告(1915年10月14日~11月11日)
第一节 东京决定干涉
第二节 三国劝告
第三节 北京的答复
第四节 中日延缓帝制交涉
第四章 1915年11月中国参战交涉
........


[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