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毕加索
(副标题):无 ;
(作者): 51epub.cc ;
内容简介:
回到毕加索的时代(代序)
赵松
(1)
1
“毕加索跑得比美快,这就是为什么他的作品看上去很丑。”
此言出自让·科克托1962年出版的《巴勃罗·毕加索:1916—1961》一书。而早在43年前,也就是1919年4月7日,在给《巴黎午报》写的《自由定夺》系列随笔里,谈及毕加索,他是这样写的:
“乍一看,他的静物与实物的差距就如同小丑与我们的服装及语言的差距一样——而一旦凝视,真实性就体现出来,撼动人心,出乎意料,如同一幅高超的错视画。”
时隔近半个世纪,面对毕加索这个人,这位过去百年里最为复杂多变的艺术大师,一个绝无仅有的艺术现象,让·科克托的看法其实并没有多大变化,只是表达得更为直接而已。其实,他想表达的,始终都是这样的观点:毕加索超越了传统,超越了身处的时代。
当然,让·科克托从来都很清楚,“在所有时期,艺术总会引起误解”。而这“艺术”,当然是指波德莱尔所说的“最新表达”,而非泛指。也正因如此,从“遇见毕加索”时起,让·科克托就笃定地认为,自己理应担起毕加索的艺术与时代、社会乃至大众的“中间人”重任。事实证明,他做到了。
这在他的同代人(不管他们喜欢他与否)中几乎是公认的。就像他把毕加索、萨蒂拉入佳吉列夫的芭蕾舞剧《游行》——他写剧本,毕加索创作舞台造型布景和服装设计,萨蒂创作音乐,在此之前,这种合作是人们无法想象的。即使是诸如阿波利奈尔等朋友也无法想象的是,像毕加索、萨蒂这样的人,都能被让·科克托说服。对于让·科克托来讲,最重要的并不是《游行》最初的失败与后来的成功,而是事件本身的意义:
“无论如何,在毕加索之前,布景并不在剧中表演,而只是参与其中。”
还有,留存于他记忆深处的某些最为动人心魂的场景:
“我永远也不会忘记罗马的画室。一只小小的货物箱里装着《游行》的模型,里面有房屋、树木和小木棚。在美第奇别墅对面,毕加索在一张桌子上画‘中国人.....
目录预览:
遇见毕加索(跟随毕加索的好友让·科克托,回到毕加索的时代,一睹20世纪西方文艺界众生相)
书名页
版权页
回到毕加索的时代(代序)
目录
引言
生平纪事
《雄鸡与小丑(音乐笔记)》(1918年)
题献给乔治·奥里克
雄鸡与小丑(节选)
《游行》(1917年春)
《游行》的合作
《游行》和新思想
新式俄罗斯芭蕾舞剧的编排及布景
《自由定夺(新闻体记载)》(1920年)
《毕加索》(1923年)
《毕加索颂》
坐着的人
缪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