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的艺术

admin 2023年02月02日 89次浏览

存在的艺术

(副标题):无 ;

(作者): 艾里希·弗洛姆 ;

内容简介:

编者前言

一九七四年到一九七六年间,年迈的弗洛姆在瑞士洛迦诺的家中撰写《占有还是存在?》(To Have Or to Be?

),并于一九七六年出版。作者所写的手稿和章节远远超出实际出版的,其中一些章节就包含在本书中。这些章节集中阐述了个人如何一步步地习得“存在的艺术”。

《占有还是存在?》即将排版之前,弗洛姆撤回了“习得存在的步骤”的章节,因为他认为会使读者产生误解,以为通过培养自我意识、发展自我意识以及进行自我分析就可以精神健康,而无需改变催生了“占有型存在”的经济基础。“占有倾向”在物品琳琅满目的富裕社会里尤其突出,应在现代工业社会的经济、政治以及社会层面寻找根源,尤其是劳动的组织方式和生产模式。

尽管占有倾向植根于当今工业文化,但战胜这些现实在于重新发现人类自身的心理、智力和体力以及自我决定的可能性。出于这个原因,“习得存在的步骤”如今出版,希望可以为增强自我意识提供指南。

最近的趋势毋庸置疑地表明,说一个人意识到自我、实现自我或发展自我,并不意味着增强人的主控力。总的来说,如今个人自恋越发增强,缺乏理性和爱的无能(弗洛姆认为这是倾向的特征)越发根深蒂固,因为自我意识为其提供了支撑。

下面的总结出自《占有还是存在?》,但它不是为了代替阅读,而是要提醒看过那本书的读者其最重要的思想。

弗洛姆认为选择占有还是存在是两种不同的基本生存模式,或是对自我和世界两种不同方向的选择,两种不同的性格结构,决定了一个人如何思考、感觉以及行为(《占有还是存在?》第24页),如果一个人考察了生活所有可能的途径,他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一个人最终的生活倾向不是占有,就是存在,两者必具其一。

那么一个人倾向于重占有的生活会意味着什么呢?

这个人会根据他拥有的、能拥有什么或还能拥有更多什么来给自己定位,以此确定生命的意义和如何过这一生。现在,几乎什么都可能成为物品,勾起人

目录预览:

​ 存在的艺术(弗洛姆经典畅销作品《爱的艺术》姊妹篇)
版权信息
编者前言
第一章
一 存在的艺术
第二章
二 华而不实
三 八卦闲聊
四 “不劳可获”
五 “抗拒专制”
第三章
六 不渝
七 清醒
八 觉悟
九 专注
十 思定
第四章
十一 精神分析和自我意识
十二 自我分析
十三 自我分析的方法
........


[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