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德堡诗选
副标题:无
作者: 【美】卡尔·桑德堡(Carl Sandburg);邹仲之译
内容简介:
编者前言
卡尔·桑德堡的一生堪称美国精神的完美体现。1878年,他出生于美国中西部伊利诺伊州一个穷困潦倒的瑞典移民家庭,似乎注定要同他的父辈一样,在艰辛、挣扎与无知中了却一生;而1967年,当这位三次荣获普利策奖,被称为美国当代文学丰碑的伟大诗人、传记作家最终去世时,时任美国总统林登·约翰逊给与了他最高规格的褒奖:“卡尔·桑德堡不仅仅是美国之声,不仅仅是代表美国力量与天赋的诗人。他就是美国。”桑德堡同他的先辈沃尔特·惠特曼一道,共同定义了何谓用美国语言书写的、体现美国精神内核的美国诗歌。
不论是从生活经历、社会背景还是创作动因上看,桑德堡都堪称惠特曼的传人。惠特曼出身于农夫与木匠之家,而桑德堡则是铁匠之子;惠特曼11岁离校,而桑德堡则13岁辍学,开始了在城市最底层艰难谋生的打工生涯;惠特曼在美国内战期间前往战地医院义务工作了四年,亲眼目睹了战争的血腥与死亡,而桑德堡同样在美西战争期间应征入伍,前往波多黎各参战。但两人之间最具深意的一条纽带或许要数他们对于林肯的共同热爱了。在惠特曼眼中,林肯是一个道义与公正的楷模,平民精神的旗手,废奴者与解放者,合众国的拯救者,在林肯遇刺后为他写下了四首动情的挽歌;而桑德堡更是以一种近乎痴迷的执着为林肯写下了前后六卷传记,并因此获得了1940年度普利策历史奖。
与他的先辈具有如此之多的相似之处,桑德堡的诗歌自然而然地从一开始就具有一种鲜明的惠特曼气质。同惠特曼一样,他摒弃精致、造作的欧洲式语言,选择用粗犷、有力,有时近乎暴烈的美国俚语来写就他的人民诗篇,而这恰恰是被老欧洲文明所鄙视的美国式粗俗。桑德堡对于精英的自命不凡不屑一顾。他在诗中以不加掩饰的嘲弄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对于欧洲老城中那些随处可见的国王铜像,他如此揶揄道:
在下雪的清晨一个国王喊了起来:——把我拉下来,放到那些老太婆再也看不到我的
目录预览:
桑德堡诗选
版权信息
编者前言
芝加哥诗集 Chicago Poems 1916
芝加哥
平民
迷航
港口
工厂的门
哈尔斯台德街车
地铁
叫卖鱼的
幸福
挖泥工
优雅之地
罗马人的后代
玛格
工作的姑娘
玛米
个性 一名鉴定科的警方记录员的沉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