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国家认同:"新清史"研究与争鸣

admin 2023年06月09日 141次浏览

清朝的国家认同:"新清史"研究与争鸣

副标题:无

作者: 刘凤云 刘文鹏

内容简介:


序言

在全球化时代,每个人都可以运用世界各种不同的文化资源来思考国家的历史和未来,而世界多元文化发展的趋势,也使得人们在对群体差异强调的基础上获得的价值认同呈现多元化的结果。20世纪末,中国史学在历经变革与创新后,将一个个新观念、新视角、新方法呈现给学术界,“新清史”就是产生于这一文化背景下来自西方的有关清史研究的新学派、新范式,它带给学界以新的历史诠释。

一个时期内,西方学术界曾立足于“欧洲中心观”的视角,以欧洲人的历史经验来解读中国历史,将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置于其“冲击-反应”的话语模式中,以主观的描述把中国打造成一个本质上惰性十足的传统社会,而且这个社会是在王朝的反复循环中再生产着自己的历史,直到西方世界发出的现代化冲击才有所改变。20世纪80年代以后,这一研究范式迎来了新的挑战。先是,有柯文的“在中国发现历史”的“中国中心观”研究范式的兴起,并构建出“晚期帝国”的研究框架,这一研究框架试图以本土模式重新确定和评价中国历史的发展与变迁,它提供了一个根据中国自身社会与文化的内在原动力观察中国进入现代世界的研究路径,于是清朝被定位在中国历史上的晚期帝国时期。但此后不久,随着“新清史”的热议,“晚期帝国”的研究框架也逐渐在人们的视野中淡化,“新清史”成为美国甚至西方近年中国史研究中最重要的趋势之一,出现了一批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

与“晚期帝国”的研究框架以“中国中心观”为出发点,强调中国与亚洲史乃至世界史相割裂的研究不同,“新清史”则着重强调了清帝国与众不同的满洲元素及其独特性质,倾向于把清王朝描绘为一个有意识的多民族的帝国,从早期近代和殖民主义的角度去探索清朝,从边缘的观点审视清朝历史发展。他们或者从满洲及清的形成,八旗制度的内部结构及其作用等,来判定清朝有别于中原王朝的朝代特征;或者称清王朝“是在欧亚大陆中部大草原政治遗产与演化的更广阔的情境中发生

目录预览:

​ 清朝的国家认同:"新清史"研究与争鸣(图文版) (清史研究丛书)
版权信息
目录
“清史研究丛书”重启说明
“清史研究丛书”总序
序言
再观清代——论清代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捍卫汉化——驳罗友枝之《再观清代》
中国皇权的多维性
也谈满族汉化
清八旗的种族性
谁是满洲人?——综合书评
杭州旗人和他们的汉人邻居——一个清代城市中民族关系的个案
从族谱编纂看满族的民族认同
关于15-17世纪东北地区民族关系的几个问题——以满洲民族共同体的发展为视角
清朝皇帝的中国观
重建关于“中国”的历史论述——从民族国家中拯救历史,还是在历史中理解民族国家?
现代“中华民族”观念形成的历史考察——兼论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认同之关系
我看“大一统”历史观
“后16世纪问题”与清朝
........


[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