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1937-1947

admin 2023年06月10日 106次浏览

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1937-1947

副标题:无

作者: 朱鸿召

内容简介:


序言 “五四”过后是延安
我们早已关注“五四”,我们刚开始关注延安。从“五四”到延安,20世纪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河流拐了一个弯。十年延安时期(1937——1947),不仅规范制约了此后半个多世纪十几亿中国人的生死浮沉与敢哭,而且重新阐释了此前包括五四新文化运动在内的中国近现代社会史、文化史和文学史,重新规划了中国古代社会史、文化史和文学史,还重新描述了世界社会史、文化史、文学史。
立于又一个新世纪之初,回顾刚刚成为过去,还带着我们父辈、祖父辈体温的20世纪中国社会历史,具有思想文化史价值意义的时代,只有“五四”和延安。“五四”发现了人,延安改造了人。20世纪中国社会的历史因此而溶入我们的血脉,凝结着我们父辈、祖父辈的泪水、汗水和血水,吸纳了我们几代人发自心灵深处的风声、雨声、咆哮声、厮杀声、欢笑声……
这种人,就是近现代中国读书人,现在通称的知识分子。发现人,是寻找历史遗嘱的执行人。经历过19世纪后半叶中西方商贸、炮火和文化的交流来往,中华民族危亡日渐加重,历史的遗嘱在等待执行。清末一系列新政运动,带来前所未有的经济变革和社会变革,但被一再拖延,最后胎死腹中的政治变革,导致一而再,再而三的武装斗争、军阀政冶。旧秩序已经破坏,新秩序还没有形成,科举制度废除,斩断了中国读书人与原有社会政治体制的必然联系,他们成为一群飘忽不定的自由人五四新文化运动在进化论旗帜下,寻找到已经接受或正在接受西方新文化思想影响的新式知识分子,作为引领时代发展方向,担当思想解放、文化解放,创造新人生、创造新社会的历史遗嘱执行人。
尽管肪带斩断,血脉相通,这些新式知识分子骨子里流淌着浓厚的传统中国文化习性。但是,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已经具备了“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铮铮傲骨,“大胆地设想,小心地求证”的科学态度,“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浩然情怀。他们在“五四”之后,担当道义,抗争强权,呵护天下良知和

目录预览:

​ 延安日常生活中的历史1937-1947
版权页
目 录
序言 “五四”过后是延安
第一篇 饮食篇
第一章 延安生活措数
一 人口与性别
二 时间与食谱
三 货币与物价
第二章 工人有什么才来劲
一 生活体面的工人
二 工人干活的劲头
三 危难中的斗争
四 劳动英雄的工人
五 附论
第三章 改造“二流子”
第四章 把日本战俘变成革命战友
第二篇 人文篇
第一章 延安医生“告御状”
第二章 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激烈争论
........


[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