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堂思维成长课:精英群体的行为习惯
副标题:无
作者: [英]卡罗琳·韦布
内容简介:
前言
如何过好每一天,到头来其实就是如何过好这一生。
——安妮·迪拉德(Annie Dillard)
30年前,我拿到了人生的第一份工资。事实上,那并不是一张支票,仅仅是装在一个信封里的零钱和硬币,是我在当地一家超市当店员的工作报酬。表面上看,那不是一份好工作,薪酬很低,一点儿也不光鲜。我的职责是摆货架,拖地板。每天我都穿着公司统一发放的制服,上面还有之前员工留下的污渍。经理态度生硬,坐在一个高高的格子间里盯着整个商店。但不知为何,我还挺喜欢那份工作的。员工之间培养出了同事情谊,不时还在晚上出去聚会。我收银麻利,顾客很满意。我很自豪,感觉自己很有价值。
6年后,我找到了一份体面得多的工作:在一家经济研究所担任研究员。我有了自己的办公室,还独享数量惊人的垃圾回收桶。但奇怪的是,我很快就开始难受起来。我无法获得别人对我工作的关注,于是开始随波逐流。我认真恳切地写了一份关于后共产主义时期欧洲经济发展的鸿篇报告,但肯定没人会看。我当时面对的是现在我们所称的“第一世界问题”,我也清楚能获得那份工作确属幸运,但慢慢地,我觉得每天越来越难打起精神去上班。我处在当时的人生节点,不知如何转圜,只好停滞不前,等合同到期,然后默默换工作继续前行。
回顾过往,我做过很多不同类型的工作,比起先前做过的这两份工作,有的更好,有的更糟。我做过酒店女佣、前台接待、侍应生,也做过要求更高的工作,比如经济学者、管理咨询顾问、高管培训师等。我在私人机构和公共部门都工作过,在大型跨国企业也待过,还开办过自己的小型创业公司。经历了这么多以后,我发现一个不变的事实:工作头衔并不会决定我每天的生活质量。身处“糟糕的”工作岗位也可以收获美好生活,享有盛誉的角色也并不是总能带来满足感。
这个悖论在我心里产生了一个疑问,让我一直好奇是什么让我们在工作中能够一直保持
目录预览:
七堂思维成长课:精英群体的行为习惯
版权信息
前言
科学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目标课 为每天设定行动主题
第一章 花几分钟思考,今天重点关注哪些事
第二章 换种方式描述计划,达成率提高15%
第三章 坚持目标的三种思维工具
第二节 效率课 营造适合自己的最佳工作状态
第四章 事情一多就手忙脚乱?试试一心专用
第五章 刻意“停工”,时刻“复盘”,大脑更高效
第六章 善用工具,设定边界,拒绝过度疲劳
第七章 斩断拖延的尾巴
第三节 社交课 寻求受益终生的人脉关系
第八章 如何建立成长性人脉关系
第九章 解决分歧,进入深度交流
第十章 激发出别人的最佳状态
第四节 决策课 做最聪明、睿智、有创造力的自己
第十一章 创造顿悟瞬间,让难题迎刃而解
第十二章 降低出错率,多做明智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