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概念史导论

admin 2024年03月06日 53次浏览

时间概念史导论

图书封面;

副标题:无;

作者: 马丁海德格尔;

内容简介:


译者前言
本书德文版的主要文本来源是马丁·海德格尔1925年夏季学期的马堡大学讲课稿(由海德格尔本人手书但尚未按音标抄写)以及经过海德格尔授权同意并增补的西蒙·摩塞尔(Simon Moser)的听课笔记,由佩特拉·耶格尔(Petra Jaeger)负责整理、编辑并于1979年初版问世(本译本所依据的是1994年的第三版)。[1]本书是海德格尔划时代巨著《存在与时间》的第二稿[2],同时又被认为是海氏的一部完全独立的代表作。
相对于《存在与时间》而言,《时间概念史导论》具有其独特的重要性。而该书的最为研究者所看重的特色,就在于其中有五分之二篇幅的内容(即它的“准备性部分”)是《存在与时间》中所完全没有的。这部分内容基本上就是对胡塞尔现象学的若干重要论题的讨论,并从中开掘出了经过海氏重新表达的关于“存在本身”的问题。这是一种以比现象学本身更为现象学的方式来彻底地廓清现象学的内在趋向与问题的探析,而这些探析向我们显出了海氏本人的“现象学的本体论”得以生成的最重要的思想来源和准备。通过这个部分,我们可以看到海德格尔对胡塞尔现象学方法的积极推介与辩护,也可以看到他的娴熟而精到的现象学分析的范例,同时更能够见出他对现象学的不满、批评与超越之处;此外,这部分还涉及对与现象学大有关系的两人即布伦塔诺和狄尔泰的评介,包含了对属于现象学内部的另一位重要人物马克斯·舍勒的有关讨论。鉴于海德格尔思想与胡塞尔现象学方法所具有的亲缘性,在很大程度上,这个部分构成了我们依据海氏本人的思想踪迹来理解《存在与时间》及其他著作的必须的前提(而这个部分却刚好是后者所缺失的);与此同时,这部分内容还应该是我们进一步澄清“胡塞尔-海德格尔关系”这一现代哲学史悬案的第一手重要文献。该书另五分之三的内容(即它的“主干部分”),就是海德格尔从自己特有的问题和方法出发,对时间现象所作出的独到的解释。这一部分内容就属于《存

目录预览:

​ 时间概念史导论 (中国现象学文库,现象学原典译丛)
书名页
版权页
《中国现象学文库》总序
译者前言
目 录
导言 讲座的课题及其探索方式
第一节 作为科学对象域的自然和历史
第二节 以时间概念史为线索的关于历史和自然的现象学引论
第三节 讲座的大纲
准备性部分 现象学研究的意义和任务
第一章 现象学研究的兴起与初步突破
第四节 十九世纪下半叶哲学的形势。哲学与科学
a)实证主义的立场
b)新康德主义——从科学论立场重新发现康德
c)对实证主义的批判——狄尔泰对于人文科学独立方法的探求
d)文德尔班和李凯尔特对狄尔泰问题的肤浅化处理
e)哲学作为“科学的哲学”——作为哲学基础科学的心理学(关于意识的学说)
第二章 现象学的基本发现,它的原则和对其名称的阐明
第五节 意向性
........


[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