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错集

admin 2023年09月03日 37次浏览

求错集

图书封面;

副标题:无;

作者: 孙歌;

内容简介:

再版序

这本小书,对我有特别的意义。它是我从文学研究开始转向思想史研究时的记录,也是我在学术起步时期的真实写照。时隔多年,我依稀记得这些习作结集成册时的心情,只是在忙碌之中,这心情也早已被尘封。承蒙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厚意,《求错集》再次出版,搅动我早已忘却的记忆,也带给我一个自我反思的机会。

这本小书,辑录了我主要从事比较文学研究时期写作的一部分文学和思想评论,也包含了我在日本访学时期的零散心得。和所有年轻学人一样,那时我也寻找着自己的路。只是,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我在学术起点上就缺少“体制化”的条件,也缺少学科化的意愿,所以,正如初版的序中所说的那样,我成为“流浪者”。

流浪到了今天,它变成了我的工作方式,归属已经不再成为问题,无所归属反倒成为习惯。虽然在现实体制中这种无所归属带来了很多不便,但精神上的流浪其实也帮我避开了很多麻烦。毕竟人的一生短暂,这个世界和人类历史又实在广大多样,即使穷尽一生,有限的精力也无法应对如此丰富的对象,那么,何必计较自己的归属问题呢?

虽然我早已不再写作文学评论了,却在精神上依然把文学视为自己的精神家园。在写作这本书中较早篇章的80年代末,我已经开始阅读竹内好,而在这本书结集的90年代末,我也已经完成了竹内好研究的大部分内容。对我而言,这是一个精神上的蜕变时期。时人似乎喜欢把文学与思想、政治分开,我也曾一度觉得“文学研究”与“思想论述”井水不犯河水;然而竹内好纠正了我的这个潜意识。他的《鲁迅》告诉我,文学不等于思想,也不等于政治,但它不仅是思想的源泉,而且是现实政治的一种精神形式。这是因为,文学是强韧的“生活者”的精神家园,比起任何仅仅依靠逻辑推进的抽象思维形式,文学更能有效地直面人类生存的基本问题。

通过竹内好,我方才了解到,如果缺少了思想的深度,那么文学研究处理的可能只是“作品

目录预览:

​ 求错集
版权信息
再版序
前面的话
作为方法的日本[1]
在异质空间中思索“空间”[5]
亚洲意味着什么[6]——读《在亚洲思考》
在历史中寻找什么[8]——再读《在亚洲思考》
普遍性的载体是什么[10]——三读《在亚洲思考》
再生于现在的历史[12]
论坛的形成[14]
翻译的思想[16]
反复读库恩[17]
读《洗澡[18]》
语词,不只是语词[21]
期待与期待的落空[23]
文学批评的立足点[24]
第三种文学[30]?——从日本的向田邦子说起
东方女性的文化立场[31]——论向田邦子
“后现代”:苦果,还是甜枣[52]——日本的大众文学
日本式洁癖的文化意义[53]
谈谈微观研究[54]
两秒钟与七年[55]
喝酒与做学问
与日本青年对话[59]
浓雾与火山岩的启示
京都奈良行[60]
需要女权还是男权——日本家庭管窥之一
山村留学[61]——日本家庭管窥之二
山口百惠现象
言语共同体(外五篇)
“他人”与“其他人”
片假名的功用
“表日本”与“里日本”
谎言的功效
........


[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