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北京城:历史与怀旧
;
副标题:无;
作者: 董玥;
内容简介:
序
Thomas Bender(纽约大学教授)
现代城市并不仅仅是一个充满社会差异的场所,同时,它也打上了“时间性的复杂重叠”(complex overlap of temporalities)的印记。多年以前,费尔南·布罗代尔坚持“社会时间的复数性”的重要性,他提到了“人类生活中多重的和互相矛盾的时间观念,不仅形成了过去的实质,同时也构成了当前社会生活的纹理”。也许是因为他曾在他的巨著《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1949;英文版,1972)中给出了一个有关历史“长时段”(la longue durée)概念的重要性的有力例证,历史学家们非常关注他的历史中的时间观念这一层面。但是,对于布罗代尔来说,社会世界是由许多时间性(temporalities)和许多历史性构成的,而城市的社会生活恰好证明了他的观点,因为他的这一观点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关于过去和现在之间的关系的一种陈述。
董玥的《民国北京城》揭示出,城市就是这样一个体验多元的时间性,并将它们联系起来的场所。城市为探寻时间性的文化史提供了一个场所,一间实验室,因为时间性的文化史正是从城市的日常生活和艺术再现中得到表达的。董玥详细阐述了“过去”在“现在”中所占的位置;她的重要论题是在这座正在经历着现代化而且是有着自觉意识的现代化城市中,过去、历史、记忆甚或“怀旧”所占有的核心地位。这对于现代性的研究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贡献,对于传统、历史及现代城市中“遗产”(用旅游部门的话说)的研究也很重要。
董玥的北京研究的时间框架是1911——1937年,这一阶段属于中华民国的核心时期。而这个帝国主义的高峰期不仅仅对于中国历史和北京史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历史阶段,同时也是一个全球范围内城市变迁的历史时段。在“一战”前的数十年间,城市之间被贸易和投资(按比例计算,其数量超过了20世纪末)、人口流动、观念和城市化技术的传播相
目录预览:
民国北京城:历史与怀旧
前折页
书名页
版权页
目录
前言
绪论
Ⅰ 规划北京
第1章 从京师到北平
第2章 权力:城与人
第3章 传统:城市与国家
Ⅱ 经历北京
第4章 生产:新经济体系中的北京
第5章 消费:空间与实践的等级
第6章 回收:经历天桥
Ⅲ 书写北京
第7章 社会学:诊察城市病
第8章 历史:记录老北京
第9章 文学:书写新北京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出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