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与范畴:哲学论文集

admin 2023年09月03日 30次浏览

概念与范畴:哲学论文集

图书封面;

副标题:无;

作者: 以赛亚•伯林;

内容简介:

前言

阿拉斯戴尔·麦金太尔

以赛亚·伯林将自己早年大部分哲学论文集结为《概念与范畴》于1978年出版的时候,他本人其实是不大情愿的。其中部分原因在于,他认为自己彼时已将哲学置于身后,转而潜心研究观念史了。有意思的是,恰恰是在该书收录的最后一篇论文的最后一段当中,伯林将自己多年以来潜心研究的一个重要哲学观点往前推进了一步,并且在此后非同凡响的学术生涯中继续致力于解释、辩护、研究它。这一观点就是,他认为存在多种善,否认“所有的好的事物都应该是彼此相容的”[6],也就是说,在生活中或在建构某种社会秩序的时候,人们必定要为了一些善而牺牲另外一些善。正是伯林对这一观点的辩护,并且用它来解释各种政治、观念与文学纷争的事实,让他成为一位至今依旧非常重要的政治与道德哲学家。那么,他为何会觉得自己已经将哲学置于身后了呢?

伯林告诉读者说,这是他与哈佛逻辑学家H.M.谢费尔在1944年一次谈话的结果,他因此“离开哲学,转而进入观念史领域”[7]。然而,《概念与范畴》中的大部分文章事实上都是在此后多年才发表的——最后一篇是伯林任亚里士多德学会主席的发言稿,都已经是晚至1964年的事了。如此一来,就出现了两个问题。第一,伯林早期的哲学文章与后来的历史文章关系何在?第二,伯林为何会歪曲乃至错解这一关系?伯林的读者要感谢杰米·里德,他看到了伯林早期的哲学文章和后来的历史文章中都同样关注到一些重要问题。[8]基于他的考察,我们可以确定有三个否认是伯林自己在后期著作中都假定其真实性的。

第一个是否认基于意义理论的考量让我们有足够的理由优待某一类句型或直陈句,其他类型的句子或直陈句只有在可以置换或还原到优待句型时才被看作有意义。如果这些考量被认为是不可抗拒的,它们将阻止我们发现道德、政治和审美的主张与义务的多样性和异质性。第二个是否认在我们赖以理解生活和作为行

目录预览:

​ 概念与范畴:哲学论文集
版权信息
目录
前言
编者前言
作者自序
导读
哲学的目的
证实
经验命题与假言陈述
逻辑转换
平等
科学历史学的概念
政治理论还存在吗?
“希望不再,恐惧不再”
第二版附录
终究是蜡人一个
我的哲学观点
《概念与范畴》访谈
逻辑实证主义
价值判断的理性
历史哲学可能吗?
多元主义与自由主义
查尔斯·泰勒的哲学
索引
注释


[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