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革命

admin 2023年09月03日 50次浏览

营销革命

图书封面;

副标题:无;

作者: [美] 里斯(Rise,A.) [美] 特劳特(Trout,J.) 著;

内容简介:

序一

定位:第三次生产力革命

马克思的伟大贡献在于,他深刻地指出了,以生产工具为标志的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存在的根本柱石,也是历史的第一推动力——大哲学家李泽厚如是总结马克思的唯物史观。

第一次生产力革命:泰勒“科学管理”

从唯物史观看,我们终于明白,赢得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二战”)胜利的关键历史人物并不是丘吉尔、罗斯福与斯大林,而是弗雷德里克·泰勒。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掀起了现代史上的第一次生产力革命,大幅提升了体力工作者的生产力。“二战”期间,美国正是全面运用了泰勒“更聪明地工作”方法,使得美国体力工作者的生产力远超其他国家,美国一国产出的战争物资比所有参战国的总和还要多——这才是“二战”胜利的坚实基础。

欧洲和日本也正是从“二战”的经验与教训中,认识到泰勒工作方法的极端重要性。两者分别通过“马歇尔计划”和爱德华·戴明,引入了泰勒的作业方法,这才有了后来欧洲的复兴与日本的重新崛起。包括20世纪80年代崛起的“亚洲四小龙”以及今日的“中国经济奇迹”,很大程度上都受益于这一次生产力革命,本质上都是将体力工作者(农民)的生产力大幅提升(成为农民工)的结果。2009年12月的美国《时代》周刊将中国农民工这个群体形象作为封面人物,其标志意义正在于此。近几年中国社科院的研究报告也揭示,农民工对中国GDP的贡献率一直高达60%。

泰勒的贡献不止于此。根据唯物史观,当社会存在的根本柱石——生产力得到发展后,整个社会的“上层建筑”也将得到相应的改观。在泰勒之前,由于工业革命的结果,造成了社会上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这两大阶级的对峙。生产力的发展,使得体力工作者收入大幅增加,其工作强度和时间大幅下降,社会地位上升,由无产阶级变成了中产阶级,并且占据社会的主导地位。前者的“哑铃型社会”充满了斗争与仇恨,后者的“

目录预览:

​ 营销革命
致中国读者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1章 战术决定战略
挑战常规
“自上而下”之罪
反其道而行
战术是什么
战略是什么
战术VS.战略
一个战略和多种战术
赢在战术
寻找适合战略的战术
改变的重点
战略的目的
“自上而下”VS.“自下而上”
第2章 深入前线
副总裁负责前线
日本人的“自下而上”
我们的“自下而上”
获取信息而非证实决策
观察,而非判断
前线在哪里
第一印象很重要
你该寻找什么
CEO脱离前线
细节决定成败
小公司有优势
CEO的问题
低级职员的问题
中层管理者的问题
创业者的问题
无捷径可走
........


[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