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紫禁城
;
副标题:无;
作者: 简千艾;
内容简介:
自序
在为《地下紫禁城》定稿的一个晚间,我想起一件往事。
我想起初来北京时,背包里装着的三本经书。这三本书放在书格中,除了纸页发黄,差不多还是先前的样子。一本《庄子》,一本《金刚经》,一本《英美名诗一百首》。最后一本亦可称为“外国诗经”。这是命运的暗示。很多年以后,我恍然悟出,事情原来是这样的,紫禁城的故事,是从我将三本经书放进背包的那一天、那个时刻开始的。那时我背上背包,穿过夏天,风雨兼程,对日后的写作,对更为遥远的《地下紫禁城》,根本一点都不知道呢!
我十分确定,《地下紫禁城》的写作,是从2009年5月1日开始,到最终定稿,刚好5年。时间很长,我想,如果写作之初,我若知道这本书需耗时5年,恐怕会止步不前。在翻阅当初为此书购置的资料时,我发现,有本书,扉页上标有“08年2月”的字样。这行小字颠覆了我的记忆,拉长了我与此书共处的时间。我不曾想过,会与一本书共处这么久。在写作的6年里,《地下紫禁城》最初的名字,是《叶赫那拉》。是叶赫那拉这个名字陪伴我,推动我,消耗我。动笔后,我放下它,断续,又放下,有时一月,有时一周、两周。写作一旦放下,就是空白。写作随时面临中断,许多事、生活,力图将我推向写作的反面,使我反抗写作,想要回到平庸里来。
从动笔伊始,我一直不知道这个故事。为了看清整个故事,我不得不动用许多文字、章节,追上它。我对故事和写作怀着好奇。我跟在故事后面,不知道写作的终点在哪里。这种情状,犹如在大海里独自漂流。我时常想逃离大海。我抛出许多漂流瓶,人物,帮我寻找正确航线。每一个岛屿都是陌生的,我经过它们,缓慢地,写作在靠近最后一块陆地。
故事终至真相大白。
我时常想,是谁在推动写作,使写作取胜,最终迎来飞翔?
不是我,我确定,是写作,是写作本身。写作通过我
目录预览:
地下紫禁城(贾平凹看入迷的小说神作!华语文学的深水炸弹!3600万话题阅读量登上热搜!)(大星作家榜经典文库)
第一册 迷宫
自序
第一章 返魂
那拉
华文
那拉
华文
净园
那拉
珍珠
净园
华文
那拉
女婴
蛾子
鬼街
那拉
废墟
第二章 迷宫
珍妃
南方
雪花天子
体和殿
景仁宫
毓庆宫
影子皇帝
载湉
养心殿
摄影师
寿康宫
缪先生
瑾嫔
皇后
隆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