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中国文人系列

admin 2025年02月12日 35次浏览

品中国文人系列

图书封面;

副标题:无;

作者: 刘小川;

内容简介:


自序

中小学语文课本里收录的苏东坡作品多达十九篇,以后可能还会增加。苏东坡是全才,即使在古代也不多见。从宋代到今天,读书人没有不读苏东坡的。

全才的背后,是生活的全能。巨大的生活热情支撑着这个生命体。苏东坡留给未来世界的价值,不会少于当下。一种永在当下的能量是什么样的能量呢?几乎可以肯定的是:3021年,4021年,中国人还是在读苏东坡。

我曾经把荷尔德林的诗句献给这位眉山人:“思想最深刻者,热爱生机盎然。”

萨弗兰斯基《海德格尔传》:“人们并不把海德格尔算作构造体系的哲学家,而是把他看作对传统进行揭示的高超能手。他能使传统当下化。”

三十年来我拜读海德格尔,可能获得了一些异质性思维,避免了单纯进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同质性尴尬。我学着原初地看待事物,切入生活的激流,宏观与微观的把握并举。“让事物自己把自己显现出来。”这个很难,但难才有意思。

苏东坡三百篇,李太白三百篇……我是在尝试着对传统文化进行精准发力与投送,于百点中取一点。在运思的层面,我努力朝着三个方向打通:打通中西、打通古今、打通雅俗。

作家要知道写什么,更要知道不写什么。

古人写人物,文字是不多的,包括苏东坡本人写的传记,《方山子传》之类,几百个字足矣。司马迁写人物,寥寥几笔就传神。对人物的精准把握是汉语文学的传统。

《世说新语》对我启发大,一个字要抵三个字用。反观眼下的许许多多大部头,望而生畏也,很多书可以去掉一半,书中的大量引文也应精减。

本书大处不虚构,细节有想象。《庄子》《史记》都不乏文学性描写。

本书平均每篇约六百字,故事与故事相勾连,形成一张网。本书深描苏东坡的处境与心境,以此展开北宋蓬蓬勃勃的生活画卷,尽可能言之有物,有所发散。

发力是否精准,尚需读者检验。

2021年11月13日 于眉山之忘言斋

目录预览:

​ 品中国文人系列(全6册)【问世10余年来,丛书累计销售超过100万册!孔子、庄子、诸葛亮、李白、杜甫、白居易……50余位中国大文人的集体传记!新作《品中国文人·苏东坡三百篇》,用300篇故事讲透北宋“梗王”苏东坡的快意一生!】
版权信息
目录
品中国文人·苏东坡三百篇
自序
从苏东坡的爷爷说起
费头子·黄荆条子
野出去
三种光
苏洵的暴脾气
狂走从人觅梨栗
好吃嘴
不残鸟雀
不发宿藏
南轩
平台
“纷然众人中,顾我好颜色”
甚野
远行与忧伤
长途
“万人如海一身藏”
初见欧阳修
苏洵急了,冲风冒雪跑到郑州去
一〇五七年
全国考生有三猜,眉山苏轼不猜
欧阳修的鼓额头直冒汗
开封街头苏老泉,且行且喜且长叹
苏榜眼被人捉走了
欧阳修差点挨打
“有大贤焉,而为其徒,则亦足恃也”
“想当然耳”
苏东坡哭了
“敢以微躯,自今为许国之始”
大喜之时忽然大悲
奔丧,居丧
........


[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