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与机会:出生队列规模变动与人口福利
;
副标题:无;
作者: 马妍;
内容简介:
总序 推进中国社会学的新成长中国社会学正处于快速发展和更新换代的阶段。改革开放后第一批上大学的社会学人,已经陆续到了花甲之年。中国空前巨大的社会变迁所赋予社会学研究的使命,迫切需要推动社会学界新一代学人快速成长。“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百废待兴,各行各业都面临拨乱反正。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同志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以紧迫的语气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项多方面的复杂繁重的任务,思想理论工作者的任务当然不能限于讨论它的一些基本原则。……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以及世界政治的研究,我们过去多年忽视了,现在也需要赶快补课。……我们已经承认自然科学比外国落后了,现在也应该承认社会科学的研究工作(就可比的方面说)比外国落后了”。所以必须奋起直追,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力戒空谈,“四个现代化靠空谈是化不出来的”。此后,中国社会学进入了一个通过恢复、重建而走向蓬勃发展和逐步规范、成熟的全新时期。社会学在其恢复和重建的初期,老一辈社会学家发挥了“传帮带”的作用,并继承了社会学擅长的社会调查的优良传统。费孝通先生是我所在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第一任所长,他带领的课题组,对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农村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发现小城镇的发展对乡村社区的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费孝通先生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发表的《小城镇·大问题》和提出的乡镇企业发展的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等议题,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并受到当时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发展小城镇和乡镇企业也随之成为中央的一个“战略性”的“大政策”。社会学研究所第三任所长陆学艺主持的“中国百县市经济社会调查”,形成了100多卷本调查著作,已建立了60多个县(市)的基础问卷调查资料数据库,现正在组织进行“百村调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集体撰写了第一本《中国社会发展报告》,提出中国社会变迁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在从计
目录预览:
出生与机会:出生队列规模变动与人口福利 (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研究文库)
前折页
书名页
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研究文库编委会
总序 推进中国社会学的新成长
目录
第一章 人口转变下的人口福利
第一节 人口转变与人口福利
第二节 中国人口福利状况
第三节 人口福利研究的重要性和切入点
第二章 人口变动与人口福利变迁
第一节 人口变动对不同层面和领域的影响与后果
第二节 出生队列规模变动对不同福利维度的影响
第三节 新视角和方法下人口福利研究的必要性
第三章 人口福利研究的理论构建与研究设计
第一节 出生队列规模变动对人口福利影响的理论依据
第二节 出生队列规模变动对人口福利影响路径的构建和测量
第三节 出生队列规模变动与人口福利关系的假设
第四节 测量人口福利的数据与方法
第四章 健康福利:营养健康
第一节 出生队列规模变动与队列成员的健康状况
第二节 出生队列规模变动对队列成员健康状况的影响
第三节 出生队列规模变动对队列成员健康福利的净效应
小结
第五章 教育福利:教育机会
第一节 教育机会的可及性
第二节 教育机会的公平性
第三节 出生队列规模变动对入学机会的影响
第四节 出生队列规模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