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解的台湾史:1553-1860之史实未必是事实

admin 2022年09月15日 165次浏览

被误解的台湾史:1553-1860之史实未必是事实

(副标题):无 ;

(作者): 骆芬美 ;

内容简介:


推荐序1 历史去伪始见真相宋光宇(台湾佛光大学生命与宗教学系教授)骆芬美教授的新书文笔流畅、内容丰富,是本值得一读的好书。这本书的最大优点就是把17世纪明朝末叶,西班牙人、荷兰人、葡萄牙人、英国人相继东来,以及他们与中国东南的海商郑氏集团相互周旋较劲的实际状况,说明得非常精确、扼要。像我这样的外行人,一看就明白是怎么一回事,这本书的功力绝对不在正式的学术著作之下。对于明朝末年、南明四帝、荷兰人、郑成功等的印象,一直被“反清复明”四个字绑住了。只要对中国历史稍有涉猎的人在心中都有同样的疑惑:中国历朝历代中,明朝是皇帝质量最差的一朝,对朝臣也是最苛刻的一朝,为什么覆亡之后,却一直有人想着要复兴它?南明四朝也一样权臣内斗、乾纲不张,郑成功为什么要遵奉南明为正朔?这些反常的现象究竟隐含了什么更深层的意义?这些问题不仅困扰着我,也同样困扰着关心这段历史的学人。就闽南海商郑氏三代的行事风格来说,他们祖孙三代共同关心的主轴思想,就是“做生意、赚钱”。当时,西班牙人用殖民地墨西哥和秘鲁出产的白银,在马尼拉与中国海商交换生丝和瓷器,形成“海上丝路”。这条海上丝路前后维持了250年左右,贸易方式一直很稳定。西班牙人掌握了巨量的白银,其他国家取代不了他们的优势地位。郑氏集团也从来不去争夺这条路线,郑成功和郑经都知道,一旦赶走西班牙人,夺下马尼拉,白银的供应就断绝了,整个菲律宾群岛又不出产价格高昂的香料,拿下马尼拉,等于拿了个荒岛,不如就维持西班牙人占领的现状,可以长久做白银和生丝的贸易。荷兰人和葡萄牙人的情形就不同了,都是做买空、卖空的生意。他们本身没有独占的贵重物品,要到摩鹿加群岛[1]去买茴香、豆蔻、八角、肉桂等香料,运回欧洲去卖,赚取高昂的利润。由于香料商人不收黄金或白银,只收印度棉布,而印度人喜欢黄金饰品,中国一向用黄金做饰品,可以自由买卖,于是荷兰人和葡萄牙人想尽办法在中国东南沿海找

目录预览:

​ 被误解的台湾史:1553-1860之史实未必是事实
推荐序1 历史去伪始见真相
推荐序2 我爱说“古”的姐姐
作者序 因缘际会台湾史
01 西方人如何认识台湾?
02 荷兰人为什么来台湾?
03 荷兰人在台湾做什么生意?
04 汉人移居台湾
05 荷兰人和先住民
06 郑成功如何赶走荷兰人?
07 郑经和英国人
08 两岸谍对谍
09 明清皇室来台
10 玄天上帝与妈祖
11 台湾弃留
12 一府二鹿三艋
13 客家人的义民庙
征引书目


[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