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通识读本:浪漫主义
副标题:无
作者: 迈克尔•费伯
内容简介:
序言
陆建德
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源头之一是始于晚清的世界文学译介。域外文学的引进推动了社会转型,比如拜伦《哀希腊》的好几种名家译文无异于清末民初警醒国民的号角。鲁迅“别求新声于异邦”,他的《摩罗诗力说》(1907,署名令飞)分两次发表于1908年2月、3月《河南》月刊第二、第三号,虽用文言写成,却是现代文学批评和“革新之潮”的滥觞。文中所谓的“摩罗诗派”系英国桂冠诗人骚塞在1821年的发明,原文为“the Satanic School”(一般译作“撒旦诗派”),专指拜伦等年轻浪漫派诗人。鲁迅颠覆了骚塞的本意,使“摩罗宗”成为欧洲浪漫主义时期“争天拒俗”的英雄别号。这派人物刚健勇进,荡涤伪饰陋习:“其力如巨涛,直薄旧社会之柱石。余波流衍,入俄则起国民诗人普式庚,至波兰则作报复诗人密克威支,入匈牙利则觉爱国诗人裴彖飞;其他宗徒,不胜具道。”[1]鲁迅介绍他们的生平事迹,以期读者“聆热诚之声而顿觉”,“同怀热诚而互契”。可以说,《摩罗诗力说》是中国第一篇概述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长文,字里行间处处凝聚了鲁迅振兴故国社会和文化的热望,其材料或来源于明治时代的日本,但是贯穿始终的文气,无疑属于“立意在反抗”的作者。鲁迅引欧洲的先觉者为同道,他笔下的拜伦“所遇常抗,所向必动,贵力而尚强,尊己而好战,其战复不如野兽,为独立自由人道也”。这些文字何尝不可用作鲁迅自己一生的写照?
以鲁迅为代表的中国现代文学杰出代表,基本上都有丰富的翻译外国文学的经历,而翻译、借鉴的目的,不外乎革故鼎新。在欧美浪漫主义运动中,不乏有志于复兴民谣或为民族独立而战的诗人、作家,德国的民族统一意识也在外人的关心下产生于这一时期,[2]但是概而言之,浪漫派有着世界主义的胸襟,绝无排外仇外之心,故而也非常热衷于翻译事业,如德国浪漫主义先锋奥古斯特·威廉·施莱格尔堪称最为出色的莎士比亚德文译者,他还是
目录预览:
牛津通识读本:浪漫主义(中文版)
版权信息
目录
序言
前言
致谢
第一章 “浪漫主义”的含义
第二章 情感主义
第三章 诗人
第四章 宗教、哲学和科学
第五章 浪漫主义社会愿景
第六章 艺术
人名附录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