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课堂:大先生也挺逗
副标题:无
作者: 潘剑冰
内容简介:
序言
近日读刚过世不久的旅美史学家何炳棣先生的自传《读史阅世六十年》,其中讲到1937年7月4日,即卢沟桥事变前三日,时为清华大学学生的何炳棣去教授吴宓家,和吴宓谈自己的“治学计划”,从早上8点一直谈到10点半才离开,长达两个半小时。此事在吴宓日记中有详细的记载。
60多年后何炳棣回忆起这件事,仍然感慨万千,说:“我仍无法想象那时我这头天不怕地不怕的‘初生牛犊’怎能有那么多的‘治学计划’可以谈到150分钟之久;更难解的是雨僧师那样学贯中西、阅世知人的硕儒,竟能从头到尾耐心听而毫无愠色。”
一个名满天下、诸事繁忙的大教授竟然愿意花两个半小时的宝贵时间来聆听一个素昧平生的普通学生或许琐碎而不切实际的想法,这让何炳棣深深地感动和困惑。对这件事,何柄棣最后给出了“无法解释的解释”几个字,他认为这就是传说中的“清华精神”。
其实,何炳棣“清华精神”的定义未免狭隘了一点,所谓的“清华精神”正是整个民国时代的大学精神,它并非个案,而是共性。在那样一个时代,学生好学向上、但有进兮,老师热诚传道、雍容大度,师生之间联系的纽带纯粹是道德和学问,自由平等,不功利、不苟且,洋洋发育,其乐融融。毫无疑问,这就是中国大学的黄金时光!以至于何炳棣再回首往事时,情不自禁地说:“如果我今生曾进过‘天堂’,那‘天堂’只可能是1934—1937年的清华园。”试想想,现在还有多少人会用如此深情的语言描述自己的大学时代?
遗憾的是,这样的黄金时光就像绝代佳人倾城倾国的一笑,来得突然,去得迅速。如果以1917年蔡元培入主北大为标志,到1937年全面抗战的爆发,这样的好时光不过20年,即使算上西南联大及其后的回光返照,也不过30年。30年间,战乱频发,学潮涌动,实际时间大打折扣,然而就在这短短的时间内,诞生了多少大师,培养了多少精英,创造了多少成果,即使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也是令人叹为观止的。
要解开这个谜,只有再回到
目录预览:
民国课堂:大先生也挺逗
书名页
版权页
序言
目录
第一卷 做大师,也做老小孩
辜鸿铭:真正的中国人兼具成人的头脑和孩子的心灵
辜鸿铭档案
我头上的辫子是有形的,你们心中的辫子却是无形的
真正的中国人
寂寞辜鸿铭
吴宓:疯人、情人、诗人的三合一
吴宓档案
上课像划船的奴隶那样卖劲
千古多情吴雨僧
我是吴宓教授
金岳霖:做学问只是为了好玩
金岳霖档案
赤子之心
亦师亦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