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文艺复兴

admin 2022年09月25日 25次浏览

一个人的文艺复兴

图书封面

副标题:无

作者: 白先勇

内容简介:


(代序)白先勇:一个人的“文艺复兴”刘俊“文艺复兴”是发生在十四至十六世纪欧洲众多国家的一场重大而又深刻的思想、文化变革运动,这场运动之所以叫“文艺复兴”,是因为其突出的特点在于自觉地以希腊、罗马古典时代的文艺为引领,力图以古典为师,走出中世纪封建神权的思想束缚,开创一个新的文艺时代。“文艺复兴”尽管以复古为号召,但其目的却并不是真的要回到古典,而是在复古的旗帜下,展开反封建的新文化创造。发生在十四至十六世纪的西方“文艺复兴”运动,到了二十世纪的中国,则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依凭的重要思想来源。从西方的“文艺复兴”,到中国的“五四运动”,尽管时空背景不同、文化诉求各异,但两者之间的内在相似性还是非常明显的,那就是这两个“运动”的精神实质都体现为:其一,反抗“旧”思想的束缚;其二,着手“新”文化的创造。“文艺复兴”运动和“五四”新文化运动在精神实质上的这种相似性,导致了“五四”新文化运动被西方人理解为是“中国的文艺复兴”(The Chinese Renaissance)[1]。然而,仔细比对中国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与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就会发现,虽然它们两者之间在反叛的精神气质和“破旧立新”的追求上不约而同,但它们采取的具体方式/行走路径却各有所宗:当“文艺复兴”运动在古典文化中寻找自己的复兴之路时,“五四”新文化运动却表现出对“西化”的向往[2],和“对传统重新估价以创造一种新文化”[3]。也就是说,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是在对古典文化的复兴中融入新时代的创造;而中国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则是在对传统文化的破坏中开创新文化。这样的一种“同途殊归”,就使得中国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与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其实是神合而貌离。对于“文艺复兴”(西方)和“中国的文艺复兴”(“五四”)两者之间的这种差异性,白先勇早就察觉到了。在如何看待“五四”新文化运动这一问题上,白先勇一向持一

目录预览:

​ 一个人的文艺复兴(从他的作品里,能看到近百年中华文化的时空流转和社会延迁)
版权信息
目录
牡丹因缘 我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代序)白先勇:一个人的“文艺复兴”
思考
白先勇与青年朋友谈小说
文建、文教要合乎时代需要
将传统融入现代
文学经典的保存与流传 写在台湾文学经典研讨会前
我的创作经验
眉眼盈盈处 二十一世纪上海、香港、台北承担融合中西文化的重要任务
昆曲的美学价值
行动
《现代文学》创立的时代背景及其精神风貌 写在《现代文学》重刊之前
《牡丹亭》还魂记
十年辛苦不寻常 我的昆曲之旅
白先勇的昆曲新美学 从《牡丹亭》到《玉簪记》
琴曲书画 新版《玉簪记》的制作方向
《红楼梦》前言
........


[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