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诗史"传统

admin 2022年09月25日 39次浏览

中国"诗史"传统

图书封面

副标题:无

作者: 张晖

内容简介:

引言

中国是一个深具历史感的国度。正因为如此,我们在阅读诗歌的时候,早已习惯从诗歌中寻找各种历史信息,诸如作者的生平、家世、交游等,以为谈史的资助,而罔顾诗人殚精竭虑地在格律和形式之间铺排、展开其诗艺、美学、情感和思想。这种阅读倾向不仅在普通读者中常见,即使对于具有良好文史修养的专业批评家而言,也是如此。但与普通读者不同的是,他们目光如炬,往往不在乎诗中年月日、地理、人物等直接的历史信息,更喜欢从诗歌的比兴、美刺、讽喻等修辞中去窥测诗人的政治态度和立场,从而将多义的诗歌指向具体而又特定的历史语境。

久而久之,我们已习惯追求通往历史的诗歌阅读,并发展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诗史互证”——来配合这一阅读目的。清初以来,著名学者钱谦益、朱鹤龄、仇兆鳌、浦起龙等人注释杜诗,姚文燮、王琦等人注释李贺诗,朱鹤龄、姚培谦、冯浩、张尔田等人注释李商隐诗,都试图将孟子“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的理论与“诗史”理论结合起来,通过对诗中的比兴等修辞手法及典故、词义的训释,来阅读诗人如何在诗中传达对重大现实事件的看法,从而形成一套娴熟运用于诗歌阅读并服务于历史学的“诗史互证”的方法。[1]这种研究方法,经过近代著名学者刘师培、邓之诚、陈寅恪等人的发挥,[2]至今仍广泛而又深刻地影响着学术界。

我也曾深受“诗史互证”方法的影响。1995年,我入读南京大学,当时南大“诗史互证”的风气甚为浓郁。系里的老先生程千帆、卞孝萱、周勋初等都重视文史兼治、诗史互证,而且各自都有精彩的著作垂范后学。懵懂的我在这种风气中试图思索相关问题,并曾在自己本科和硕士的学习中有意无意地加以模仿。2002年,我到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学习文学理论和中国文学批评,很想对“以诗为史”的观念做一个梳理,但相关思考不免流于空泛。在业师陈国球教授的点拨下,最终决定考察作为文学批评概念的“诗史”一词

目录预览:

​ 中国"诗史"传统(修订版)
扉页
目录
版权页
引言
第1章 “诗史”说的最初形态:重读《本事诗》
第一节 李白故事与“诗史”概念的产生
第二节 孟棨“诗史”说的理论背景:《春秋》义理与“缘情”
第2章 以诠释杜诗为中心的宋代“诗史”说
第一节 宋代“诗史”说的历史分期
第二节 仁宗末年到哲宗初年(1060—1090)间“诗史”概念的内涵
第三节 徽宗、钦宗朝(1101—1127)“诗史”概念的内涵
第四节 南宋至元初(1127—1286)“诗史”概念的内涵
第五节 宋末元初“诗史”概念的运用
第3章 走出杜诗:明代“诗史”理论的建构
第一节 明初至前七子对杜诗叙事的看法
第二节 明中后期复古诗论对“诗史”概念的讨论
第三节 复古诗论对“诗史”概念起源的考证
第4章 “情景交融”理论中的王夫之“诗史”说
第一节 “诗不可以史为”
........


[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