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士大夫的精神世界

admin 2024年03月06日 23次浏览

明代士大夫的精神世界

图书封面;

副标题:无;

作者: 陈宝良;

内容简介:

​ 一、引言
从某种程度上说,中国传统的阶级结构代表着一种道德结构。换言之,按照传统的儒家观念,上层阶级是“君子”,而下层阶级则是“小人”。(1)进而言之,传统儒家无不具有“君子理想”,而儒学其实就是“君子之学”。(2)细究君子、小人之分层,又可划为道德与政治两个层面。就道德修养层面而言,士大夫所崇尚者是君子人格,而君子其实亦是儒者人格的一个侧面;从政治实践层面来说,君子是朋党争论中清流自封的一个松散的群体,而清流的政治对立面则为小人。若从政治实践的事例加以深入分析,君子的政治行为无疑具有部分的道德约束力,即他们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而小人则无所约束,亦就是无所不为。正是因为有此差异,历史上的党争事实已经证明,君子党必然在政治之争中败于小人党。历代士大夫中君子党与小人党的党争实践,同样可以说明这一问题。
君子、小人之分,源起于先秦。如孔子对子夏说:“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对这句话最传统而且典范的解释是朱熹的说法,他解释道:“君子儒为己,小人儒为人。”明人袁宗道已明显发现朱熹解释的破绽。像子夏这样的人,毫无疑问属于笃信谨守之人。照理说来,“为人”之人必不谨笃,而谨笃之人必定不“为人”。所以,袁宗道对此作了新的解释。他认为,“君子儒”为人,而“小人儒”为己。他的解释也有一定的事实依据。人若为己,必然狭隘,若是为人,必然广大。孔子曾说:“硁硁然小人哉!”所谓的“硁硁”,就是“守己”之人。孔子又说:“大人之学在亲民。”所谓“亲民”,就是“为人”之人。鉴于此,袁宗道认为,孔子所谓的“小人”,并非是指“狥世谋利之徒”。这种“狥世谋利之徒”,应该归于“恶人”,而不是“小人”。所谓“小人”,仅仅是指那些“斤斤自守之人”,即自己一身之外的人与事,全都视为“胡越”,与己不相干,甚至漠不关心。这样的人,只是自全一身名节,全然不顾其他。有利于人,但又损己之名,这样的事情绝不去做;即使千万分有利于人,.....

目录预览:

​ 明代士大夫的精神世界
书名页
版权页
目录
导论
一、社会转型与文化变迁
二、士大夫、士大夫家族及其关系网络
三、士大夫的精神世界及其转向
第一章 君子小人之辨
一、引言
二、从道德人格看君子小人之辨
三、从政治人格看君子小人之辨
四、君子、小人之辨的历史转向
五、结语
第二章 出处仕隐的困惑
一、引言
二、出处进退:士大夫的“大闲”
三、仕抑或隐:士大夫的困惑
四、出处仕隐观的新动向
五、出处仕隐:士大夫的抉择
........


[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