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夏则大与渐慕华风

admin 2023年09月03日 48次浏览

能夏则大与渐慕华风

图书封面;

副标题:无;

作者: 胡鸿;

内容简介:

第三章 帝国符号秩序中的夷狄

上一章已经说明,华夏秦汉帝国的出现固然是东亚政治文明的突破,但当它在向四周扩张疆域时,在征服和吸收与己殊俗的人群时,却遇到了种种限制,止步于相对稳定的边境一线,而边境线内外的“蛮夷戎狄”等人群仍将长期与华夏共存。华夏既不能消灭夷狄,也不能无视他们,于是转而施展文化诠释的手段,将蛮夷放进华夏帝国主导的符号秩序之中。所谓“符号秩序”,是指用一系列符号(sign)来表征的虚拟秩序,它通过安排符号之间的关系,表达一种对符号所指的现实存在的理想秩序的预期。符号秩序原本出于制定者的主观想象,然而一旦它被某种强大力量(如华夏帝国)承认而得以权威化,便不能不对现实世界产生影响。在最初支持它的政治力量消亡之后,权威化的文化观念往往能存续下来,后来的政权将经历对其适应、调整或改造的复杂过程。符号秩序成为沟通观念与现实、知识与制度的重要媒介。

第一节 帝国的角落:华夏帝国礼乐制度中夷狄的位置

无论华夷之辨采取怎样的立场,华夷二分是立论的前提。换言之,华夏文明中心的存在,需要由作为“非我族类”的他者的存在来凸显。王明珂曾指出,古代华夏通过强调出于华夏边缘的异族与华夏在文化与族群上的异质性,来实现我群的凝聚。[1]这一观点当然是正确的,但同时也不能忽视,华夏及其帝国从来没有将蛮夷戎狄看作与己无关的存在,两者间不只是对立的关系,也有相互依存相互构建的一面,异族不仅仅是殊俗的他者,还必须在华夏主导的帝国秩序中扮演特定的角色:侵略者、臣服者或朝贡者。华夏只有在华夷的相对关系中才有意义,在这一层面上,华夷又是一体的。夷狄不仅存在于帝国之外,它还是华夏文明世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仅活跃于华夏实际的政治和外交中,还在华夏的天文图景、地理想象、礼乐制度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换言之,在华夏帝国主导的符号秩序中为夷狄设定了位置,这就是夷狄的符号化存在。这种存在基本不代表夷狄的

目录预览:

​ 能夏则大与渐慕华风
书名页
版权页
目 录
导论 走出族群看华夏
第一节 民族和族群视角下的华夏
第二节 政治体视角下的华夏
第三节 本书的思路与各章主旨
第一章 华夏的出现及其性质
第一节 西周的“有夏”和“周人”
第二节 从诸夏列国到华夏帝国
第二章 秦汉华夏帝国扩张的界限与突破口
第一节 秦汉帝国的扩张与不稳定的边境
第二节 制约秦汉帝国扩张的因素
第三节 华夏帝国扩张的突破口:南方山地
第三章 帝国符号秩序中的夷狄
第一节 帝国的角落:华夏帝国礼乐制度中夷狄的位置
第二节 星空中的华夷秩序:两汉至南北朝时期有关华夷的星占言说
第四章 塑造他者:华夏有关异族群的知识建构
第一节 经学子学中的四夷说
第二节 史学有关异族的知识建构
第五章 华夏网络断裂与南方山地人群的华夏化
第一节 华夏网络与南方山地
第二节 六朝华夏网络的断裂与华夷关系的局部逆转
第三节 南方山地的政治体演进方向
第六章 十六国的华夏化:“史相”与“史实”之间
第一节 “十六国”及其华夏化“史相”的反思
第二节 十六国“史相”辨析之一:“僭伪诸君有文学”
第三节 十六国“史相”辨析之二:君主的诞载之异与奇表之异


[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