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都市漫游:东亚视域的鲁迅言说

admin 2024年10月20日 60次浏览

鲁迅的都市漫游:东亚视域的鲁迅言说

图书封面;

副标题:无;

作者: 藤井省三;

内容简介:


中文版序

本书原为日本的学术出版社岩波书店所刊行,属该社教养启蒙系列丛书“岩波新书”中的一册。初版印刷两万册,售罄后继续以电子版形式出版发售至今。韩文版也已刊行面世,不久中文版也将荣幸出版,我想这都受惠于鲁迅文学已经成为东亚现代经典这一事实。

现在,这本由日本鲁迅研究者面向日本读者写作的小书有机会被译为中文,以供鲁迅的祖国的读者们阅读批评,我感到由衷喜悦。

阅读和理解鲁迅文学,可以有若干不同的层面和文脉,譬如读者自身的阅读体验,鲁迅的个人史,或者是近代中国的文化社会史,乃至世界文学史,等等。无论是中学生出色的阅读感想文,还是文艺批评以至研究论文,都是在某个层面和脉络中进行深入广泛阅读的产物。在如何阅读和理解鲁迅这一点上,中国的文艺批评家以及现代文学研究者与日本的研究者大致相同,但也存在一些差异。

以我个人而言,在四十多年的鲁迅研究中,一方面依托了19世纪以来东京大学中文研究室所形成的考据学传统,以及20世纪后半叶开始在东京大学盛行的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另一方面则吸收借鉴了中国学界丰富而深厚的学术研究积累,最终摸索确立了自己的学术坐标,即在东亚文学史的文脉中阅读鲁迅。

我在多年前出版了《鲁迅〈故乡〉阅读史》一书,围绕着鲁迅如何创作《故乡》,而《故乡》在中国又如何为人们所阅读的问题,对《故乡》阅读史进行了探讨,并得出以下三个结论:

一、鲁迅阅读了俄国作家契里珂夫(1864—1932)的短篇小说《省会》的日文译本,并模仿《省会》创作了《故乡》,塑造了苦恼的中年男性和快活的少年两种人物形象,表现了辛亥革命后弥漫于中国农村的绝望与希望。

二、中国的《故乡》阅读因时代而不同,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三、鲁迅的模仿和创造以及中国“《故乡》阅读史”的变迁,与中国的社会历史密切相关,通过《故乡》阅读史可以生动地把握现代中国的脉络。

其后

目录预览:

​ 鲁迅的都市漫游:东亚视域的鲁迅言说
版权信息
目录
“有邻”丛书 发现不同视角下的中国
中文版序
序言
第一章 我与鲁迅
一 、我的鲁迅体验
二、《故乡》之旅
三、邓小平时代的绍兴
四、现代东亚与鲁迅
第二章 觉醒与出走——绍兴、南京时期
一、生兹江南古城
二、保姆与绘本
三、父亲的病与传统批判
四、告别故乡
第三章 充满刺激的留学体验——东京、仙台时期
一、留学“帝都”
二、时间与空间差异的消失
三、置身“读书社会”
四、仙台学医
五、文学运动的正式启航
第四章 从官员学者到新文学家——北京时期
一、从杭州、绍兴到北京
二、作为“文化中心”的北京大学
三、文学革命与五四运动
四、从官员学者到新文学家
五、“彷徨”时期
六、“赎罪”哲学的求索
第五章 恋爱、电影及绯闻——上海时期(上)
一、北伐战争与辗转厦门、广州
二、免遭查禁的《两地书》
三、共和国的发展与老上海的繁荣
四、文化市场的高速成长
第六章 左翼文坛旗手——上海时期(下)
........


[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