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再生:日美现场报道
;
副标题:无;
作者: 大木隆生(Takao Ohki);
内容简介:
在美国,医生为什么需要和保险公司斗智斗勇?
美式商业医保真的优于日式全民医保吗?
“高薪养医”可以解决“医疗崩溃”吗?
“知情同意书”是医院的免责声明吗?
把治疗方案选择权交给患者真的好吗?
……
在日本,医生短缺、医疗事故等引发的“医疗崩溃”多年以来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这一方面是由于医疗体制自身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大众对医疗的不确定性缺少认知,往往以结果责任问咎,加上媒体的推波助澜,也加剧了医患之间的不信任感。有人提出应该向美国商业模式看齐,然而这样真能解决问题吗?
在本书中,作为世界知名的外科医生的作者回顾了自己孤身赴美十二年,从无薪的实习医生到年薪过亿的明星医生的经历,此后他又放弃高薪回国,接手了重振因医疗事故而陷入危机的母校医院外科的重任。他从日美两国多年从医经验出发,考察两国不同的医疗制度的利弊,从医院运作体制、医疗事故调查、医保体系...
目录预览:
医疗再生:日美现场报道【上海译文出品!“拯救医患关系”的改革从何而生?日美医疗体系对比、医务人员过劳现状、医疗事故调查制度……倾听世界级名医从手术室现场发出的声音】 (译文坐标)
版权信息
写在前面
第一章 美国医疗体制的“光”和“影”
日本媒体歪曲报道下的真相
无法保护弱者的保险制度
因病导致的个人破产
商业保险招致的家庭悲剧
需要经营手腕的骨干医生
汇报与内部举报乃公民义务
互不信任的患者和医生
难以构建具备医患信赖基础的国家
医疗诉讼中异常高昂的赔偿金
审查医疗失误的第三方机构
合理的美国专科医生制度
充实医疗辅助员工的队伍
第二章 日本医疗崩溃的原因
医疗崩溃的实质是住院医师体制崩溃
警察介入医疗界的国家
对医疗事故报道的过度反应
杂务缠身、疲敝不堪的住院医师
逃避风险、离开医院的医师们
第三章 外科医生的工作——让初心跃动的宝库
追寻“心动”的感觉
最初的挑战
大木,你救了这个人的命!
梦想破碎,成为血管外科医生
追随“明星医生”,越洋前往美国
即便是已成功的手术亦不意味着没有改善的余地
“盗学”明星医生的技术
开发新设备,挑战不可能的手术
翻遍手术室,独自开展研究
学术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