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葫芦和夜明珠:中国人的风雅之心
;
副标题:无;
作者: 后藤朝太郎;
内容简介:
增补版序
该增补版比之前的旧版增加了大约260页的内容,可以看作已经出版的《中国风俗逸话》的姊妹篇。中国的动乱已久。关于动乱的消息听得多了,人们也就渐渐地感到烦了,就连今年蒋介石和戴季陶再次来日,也很难再引起大家的兴趣,无非是幽幽地来一句“啊,又来了啊”而已。所以,我们要跳出中国的动乱,平心静气地去研究中国的意趣和风俗,这样才符合当前时代的要求。在本书的上一版本出版后,我又多次到中国华南、华北、四川和南洋等地游历,对中国人的风雅之心又有了一些新的发现。恰巧大阪屋号书店又建议我对之前的版本进行增补,所以我就将后来的所见所闻所感写了些小品文补充进去,一来可以扩大对中国意趣研究的广度,二来也可以增加其研究深度。
中国是一个曾经辉煌过,但现在正在逐渐老去的大国。中国的风物、山水、人物以及美术工艺、金石等都有着无尽的意趣。我增补的页数毕竟有限,无法穷尽所有的中国意趣。而且,在日本人心中还有一个误区,觉得如果不是汉学家或者诗人、文人,就很难理解中国人的风雅之心,这也导致很多年轻人压根儿就不对中国人的风雅之心感兴趣。从眼下的时局来看,中华民国已经陷入了停滞不前的境地。英、美、日、法这些大国与其徒然对中华民国悲观,还不如抛弃掉那些理论层面的东西,从柔性的传统意趣入手,挖掘这个大国所蕴藏的深切内涵,进而帮助中华民国的年轻人找到事关其民族前途命运的闪光点。本书既然说的是“中国人的风雅之心”,那就必然不会拘泥于那些艰涩深奥的理论。我在书中谈的是风俗嗜好、风土人情和历史地理等,而且也会涉及一些国民性的研究。
我认为,中国眼下之动乱并不能简单地视作一场单纯的战争,而是由扎根于民族性中的野心得不到满足所导致的。中国的问题非常复杂,如果不进行深刻研究,很难得出正确结论。我在撰写此书的过程中,以中国传统意趣为中心,力求简单易懂,希望它不仅能成为一本帮助日本人了解中国的小册子,同时也希望它能给那些专门研究
目录预览:
蟋蟀葫芦和夜明珠:中国人的风雅之心
书名页
版权页
导读
增补版序
引子 中国人的风流心
目录
第一章 艺术之韵
中国的书法与艺术
诗书画全能:中国的文人墨客
中国戏曲中蕴藏的中国意趣
雕刻与建筑
用现代眼光去感受中国美术
第二章 收藏之癖
中国的文房用具
其味如芝兰:中国名器博山炉清赏
蟋蟀葫芦和夜明珠
中国文人的石趣
第三章 象形之意
“馘”字
“囚”字
“左方上厂下斤”字
“乾”字
“卑”字
“丙”字
“具”字
“嗣”字
“左人右朋”字
“嘉”字
“上X下木”字
“函”字
“黹”字
“希”字
“带”字
“上小下兒”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