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赫尔利到马歇尔:美国调处国共矛盾始末
;
副标题:无;
作者: 牛军;
内容简介:
序章 “伟大的美国梦想”
1944年至1946年是20世纪世界历史转折的年代。在这个历史转折的年代中,发生了两个影响世界政治的重大进程。其一是世界进步力量经过浴血奋战,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决定性胜利。曾经不可一世的法西斯势力急剧没落,并最终被逐出历史舞台。其二是以美苏英中为主体的战时大同盟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迅速解体。那些在战争中新崛起的各种力量不断调整彼此的关系,它们之间各种形式的斗争此起彼伏,方兴未艾,并最终导致了战后长达四十余年的冷战。总而言之,旧的势力范围已经在二战的大炮轰鸣中土崩瓦解,新的国际格局正在动乱、纠纷与冲突中形成。
同世界其他地区一样,由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东亚地区的国际政治格局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历经四百年的殖民体系分崩离析,欧洲列强在这一地区的统治一蹶不振。曾经看上去不可一世的日本帝国主义战败投降,它苦心经营的“大东亚共荣圈”变成了埋葬大和武士的坟场。
另一方面,随着欧洲殖民主义国家的衰落和日本法西斯势力的崩溃,在东亚地区有三支重要的力量迅速崛起。其一是美国。它借二战之机将其势力特别是军事力量扩展至东亚西太平洋地区。它凭借着独一无二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企图取代欧洲列强和日本,在东亚独占鳌头。其二是在地理上横跨欧亚的苏联。它在世界大战中取得了辉煌的军事胜利,迅速成为世界一流的军事大国,此时为了其地缘政治利益和其他诉求,毫不掩饰要在东亚发挥巨大影响的决心。第三种力量是亚洲的新兴民族解放运动。由于亚洲人民的民族意识空前觉醒,战争结束后,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空前地兴起并汇合成为不可阻遏的浪潮。后来的历史证明,亚洲新兴民族解放运动的存在和蓬勃发展,使得任何在这一地区称霸的企图都是异想天开的。
东亚国际关系经常是以中国为中心展开的,战后东亚政治中的各种矛盾在这个时期再次汇聚到中国。东亚各种力量的布局、演变和消长,决定了美国对华政策需要解决的主要问
目录预览:
从赫尔利到马歇尔:美国调处国共矛盾始末(第3版)【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牛军的代表作,作者利用大量档案资料、深入剖析了这一时期美国对华政策】 (启微)
前折页
书名页
目录
序章 “伟大的美国梦想”
第一章 走进泥潭
一 压蒋与联共
二 史迪威与赫尔利
三 赫尔利翻云覆雨
第二章 从独角戏到二重唱
一 赫尔利的幻想
二 不光彩的交易
三 一个帝国主义者的逻辑
第三章 冲突的焦点
一 危机四伏
二 进军东北
三 “外交接收”失败
第四章 难咽的苦果
一 “最佳方案”
二 马歇尔上任之后
三 机会仍然存在
第五章 “无法在水上步行”
一 和平昙花一现
二 马歇尔与东北内战
三 重蹈覆辙
结语
参考文献
中英文人名对照表
后记
版权页
后折页
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