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金融体系:起源、转型与创新
;
副标题:无;
作者: 51epub.com;
内容简介:
aid="71">引言
《美国金融体系:起源、转型与创新》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从19世纪末期到现在美国金融发展的历史,金融作为富有魅力的文化对象和学术理论研究对象,以及1970年以后创造出来的创新性金融产品而兴起。其中创新性金融产品在美国金融体系的转型过程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也导致了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我们将金融的故事放在经济学学科的发展背景下,并与关于美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讨论放在一起,如果将美国金融与其发展的体制和社会背景分离开来,我们将无法理解金融给美国的历史带来了多大程度的影响,或者美国金融在多大程度上是由美国历史塑造的。《美国金融体系:起源、转型与创新》既不是对现代金融的颂扬,也不是对它的控诉。作为一部历史,它提供了一个长期的视角,试图促进人们对金融在美国和全球经济中的重要性进行更深入的讨论。这一故事之所以仍未终结,是因为如今在世界各地依然可以感受得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转型的后果。
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与我们在本书中考察的其他金融危机迥然不同,但如果没有我们所提供的对更长期的历史的考察,人们就不可能理解这场金融危机是如何发展的。这段历史表明,我们当今所了解的美国金融产生于一系列不同的实践、理论和政治议题,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逐渐融为一体,成为一整套范围明确的活动和制度。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金融难以捉摸的本质使得书写它的历史面临挑战。挑战一部分来自这一应用性学科所采用的复杂的数学方法和晦涩难懂的词汇,另一部分来自金融无形的本质:金融植根于无形的契约或者习惯意义上的财产权,它是法律、立法和社会习俗的产物。它最重要的形态——如大公司、纸币和货币市场基金——都具有历史偶然性,可能会由于新的立法、会计规则的变化或新的制度安排而出现或消失。金融市场也受到诸如品位、信息、期望和心理变化等无形因素的驱动。当今,没有人会怀疑美国金融业的重要性,因为金融机构受
目录预览:
美国金融体系:起源、转型与创新(纵览美国金融体系变迁 ,从制度的肌理观察金融规律)
扉页
目录
引言
美国金融的历史脉络
本书的四个核心概念
比肩《千年金融史》与《21世纪资本论》
为什么读者会愿意阅读本书
第一章 20世纪初美国金融的起源:美国现代大公司的兴起和联邦储备系统的建立
对美国现代大公司的估值
美国注册会计师的成长
20世纪早期的银行业和联邦储备系统
美国银行业的原则
第二章 20世纪早期的美国经济和金融理论
凡勃伦的制度主义
19世纪末期美国的新古典主义价格理论和真实的美国经济
美国早期的一般均衡理论
早期的预期模型:费雪效应
金融的视角
货币数量论和货币银行观点
弗兰克·奈特的不确定性理论
美国的公共财政:个人所得税
第三章 美国的统计和现代政府的治理
需求的统计学理论
哈佛商学院的案例方法
各州数据的收集
指数构建和数据的传播
早期统计资料汇编的挑战
关于指数的争议
哈佛经济晴雨表项目
普约调查和“货币信托”
第四章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美国金融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转型
罗斯福新政和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投机狂热
投资信托和1929年的崩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