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出版与新知识传播
;
副标题:无;
作者: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 编;
内容简介:
出版是思想和知识公之于众的重要媒介,上海则是中国近现代出版的发源地和中心。1949年以前,全国80%以上的出版机构集中在上海,90%以上的近现代学术着作在上海出版,上海出版事业引领了近现代中国新知识传播与思想进步的潮流。
2022年10月29日、30日,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和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共同主办了“近现代出版与新知识传播”学术研讨会,全国各地近50位学者参加会议,围绕“出版与新知传播”“出版与文化交流”“出版与商业互动”“辞书与教科书出版”“出版与新文化”“出版与科技知识”“出版与政治活动”七个专题展开探讨。
本书选编此次会议论文30余篇,研究涵盖书籍史、阅读史、印刷、翻译、版本和目录学等多元主题,体现了出版史研究的前沿动态。
目录预览:
近现代出版与新知识传播
版权信息
文库
全球史视野下的中国近代出版文化(代序)
主旨发言
新阅读的资源生产与“文”“艺”类型的形成
《博医会报》与中西医界知识的交流
世界书局教科书的两次竞争与现代教科书市场的型塑
出版与新知传播
启蒙的基础建制——印刷出版与20世纪30年代的国语运动
上海伊文思书店考略
近代科技类译着的相关研究——以陈遵妫译《宇宙壮观》为中心
出版与文化交流
区域文化保育与知识全球传播——香港纳匝肋之家的出版特色(1894—1954)
中国近代东西学书目中科技类译着分类法探究——以《西学书目表》《东西学书录》《中译德文书籍目录》为中心
重审殖民媒介——北平日文报刊史料钩沉与近代日人在华新闻事业
晚清外国兵制知识在中国的传播
从理想走入现实的知识生产——童书译介出版的语境、主体与模式(1919—1949)
出版与商业互动
文学与商业的互动——赞助者视角下的《现代》杂志编译出版活动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沈知方、沈骏声与通俗文学生产
《清议报》的传播网络与读者群体——以《少年中国说》的“阅读共同体”为例
书店之外——略谈晚清上海别发洋行的经营(1876—1900)
清末商业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