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好奇
;
副标题:无;
作者: 周鸿祎;
内容简介:
前言
你要怼我,请先懂我
——给初入职场和早期创业的年轻人的经验分享
周鸿祎
这本书再版之际,我跟出版社商量,想把书名改一改,原因有两个。
一是,这些年我觉得自己越来越平和,离“颠覆者”的形象越来越远。年轻人都有个性,我当年靠着一股闯劲儿,蛮牛般冲进瓷器店,乱拳打死老师傅,颠覆了杀毒软件的商业模式。这个性格带着360走到今天,说好听了叫披荆斩棘,实际上一路也是跌跌撞撞。“颠覆者周鸿祎”得罪过人,吃过亏,所以这些年我也在努力做出一些改变。2020年我开了个抖音号叫“红衣大叔周鸿祎”,当年的“大炮”早就变成“大叔”了。
二是,“颠覆者”不能定义这几年我和360公司所做的事情。在互联网野蛮生长的年代,我做过急先锋,自认为在需要担当时敢为人先,也获得了认可。互联网进入下半场,产业互联网勃兴,这个时代的主角一定是传统企业。互联网公司要调整心态,甘当配角,帮助传统企业完成数字化改造,帮助实体产业实现数字化转型。这几年360做的事情是帮助相关机构和企业抵御数字化内在的脆弱性,抵御来自外部的网络攻击,守好数字空间的安全和数字经济的发展成果。实际上,在安全领域做的时间越长就越有敬畏心,安全一定是数字化的基础,我们也要找准自己的定位,不能喧宾夺主。
1 给三类读者的“避坑指南”
那么,改个什么名字好?很巧的是,在这本书再版的过程中,有个大学生问我,这本书想给读者传递什么信息。
我属于伴随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中国互联网成长的一代人。我想老老实实地把我小时候的成长经历,在中学和大学是怎么学习的,初入职场是怎么探索的,包括连续创业的失败经历,那些不如意的事,九死一生的故事,都真实地讲述出来。
这些故事,我主要想分享给三类读者看。
第一类是在校大学生。我有一个观点:人要尽早花点时间弄清自己想要什么,把理想确定下来。我在高校演讲过,校招过,接触过很多大学生,我发现很多人最大的问题就
目录预览:
超越好奇
版权信息
插图
前言 你要怼我,请先懂我——给初入职场和早期创业的年轻人的经验分享
第一部分 创业篇
第一章 研发反病毒卡——创业初体验
开始逃课 准备做“产品疯子”
连夜受审 保持乐观
初到特区 自己采购
自寻销售渠道
初次创业的失败和收获
第一次创业的额外收获——软件收集狂人
第二章 二次创业 遭遇“黑单事件”
第三章 初入职场 创造“飞扬”
第四章 车库式创业和度过3721风波
第五章 进入跨国公司 情困雅虎
第六章 重新出发 奇虎诞生
第七章 “3Q”大战
第八章 360登陆纽交所
第二部分 成长篇
第九章 生于70年代
生于70年代
特殊氛围之下的启蒙教育
第十章 在好孩子与熊孩子之间
第十一章 年少轻狂
第十二章 一个正统教育的出离者
第十三章 老鼠掉到米缸里之我的大学
后记 B面老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