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百句

admin 2025年08月31日 17次浏览

传习录百句

图书封面;

副标题:无;

作者: 吴震;

内容简介:

  总序



  我们的“传统”,是我们走向未来的负担还是资源?这个问题曾经,或许至今仍会引起人们的争议。



  在我看来,答案是清楚的。



  世上没有纯然正面的或者纯然负面的存在,既有的经验对于当下及未来的价值如何,端赖我们自己的抉择。今天,我们应该都了解,所谓“传统”不是过往存在的一切,而是被身处时间下游的我们在此刻所看取、认同和实践,从而得到延展、生发的那一部分。我们不是被动地承受“传统”的影响和作用,而是在承受的同时,站在我们当下的立场,努力尝试着塑造“传统”。说到底,我们的当下和未来,由我们自己负责,而不是任何过往。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既往的文化传统,在人类文明的发展之中,历史既悠久而绵延,蓄积自非常之丰厚,足以成为我们的资源,供我们弋取、参稽、实践。这是我们对中华文化的先人们理所应当怀抱感恩之情的缘由。



  中华文化的多元丰富,呈现在物质、制度和精神诸方面,而各层面的传统文化当今的存在与价值,容有不同的现实意义和可能前景。物质文明曾有的光辉,已经历了日新月异的知识、技术进步的挑战;制度的构造在空前扩大的时空范围内,处于与不同文明的别样类型持续的协商、通约之中;观念与思想的世界在显示着独特的精神取向的同时,有待更深入的沟通、理解和互融。



  然而无论如何,我们走近乃至走进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尤其是观念与思想世界的路径,是通过传统的典籍。历代流传至今的中华经典,最为直接而全面地承载了我们的文化。我们文化的历史信息、知识经验乃至聪明智慧,有赖经典文本留存、展现在我们眼前。



  中华经典,远可追溯至三千年前,近则可晚到近代一二百年间,广涉从物质文明到思想精神的广阔世界,或长篇巨制或精悍短什,或独抒己见或众声喧哗,或曲折深奥或直白如话,或想落天外

目录预览:

​ 传习录百句(中华经典百句)
文前
总序
引言 一代大儒王阳明
圣人的道理就在我心
圣人是人人可以做到的
做人比做学问更重要
心不是“一团血肉”
“心自然会知”
心就好比是光明的天
天下哪有心外之理?
“心即理”是我立言宗旨
“物即事”
本心之外,无物亦无善
南镇观花
身心意知物,只是一件
身心“合一”
良知是“从百死千难中得来”
良知就是“自家准则”
良知自知 良知自觉
自家痛痒自家知
良知就是明师
良知就是天理
良知是一把双刃剑吗?
“不离日用常行内”
良知无处不在
当下呈现
良知无知无不知
良知犹如太虚
良知是造化的精灵
人的良知就是草木瓦石的良知
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之主宰
良知本体无动无静
格物就是正心
“致良知”贯穿《大学》格物致知工夫
........


[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