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教育
;
副标题:无;
作者: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
内容简介:
译者序
本书名为《女子教育》,包括两个作者所写的三篇题材相关的文章:
1. Thoughts on the Education of Daughters:With Reflections on Female Conduct, in the More Important Duties of Life,中文全译为:论女儿的教育,以及对人生中重要职责方面女子行为的思考(简称《女儿教育》),作者是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Mary Wollstonecraft,1759-1797),一七八七年出版。
2. Original Stories from Real Life:With Conversations Calculated to Regulate the Affections and Form the Mind to Truth and Goodness,中文全译为:来自真实生活的本事真迹及谈话,旨在约束情感、形成真与善的头脑(简称《本事真迹》),作者也是沃斯通克拉夫特,一七八八年出版。
3. A Father's Legacy to His Daughters,中文译为:一位父亲留给女儿的遗产(简称《遗言教女》),作者约翰·格里高利(John Gregory,1724-1773),一七七四年出版。三篇相加,因其主题都涉及女子教育,故全书命名为《女子教育》。
《女儿教育》是篇论文,是沃氏发表的第一部作品。此文从行为举止、待人接物、操行修养、阅读娱乐等多方面按时间顺序阐释了女性从婴儿到学龄,再到恋爱、婚姻的教育历程,内容严肃甚至刻板,明显可见十七世纪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洛克“白板说”的影响,即认为人的心灵像一张白纸,上面没有任何记号,也没有任何观念;心灵经由经验得到观念,人类的一切知识都建立在经验之上。因此沃氏主张尽早向儿童灌输道德观念,提倡用理性制约本能,否则
目录预览:
女子教育(文学纪念碑)
译者序
女儿教育
前言
婴幼儿的保育
道德纪律
外在成就
举止做作
着装
艺术
阅读
寄宿学校
脾气秉性
女性的不幸处境,受过时髦教育,却一文不名
爱情
婚姻
随想
失望产生的益处
对待仆人
守安息日
原则不定的不幸
仁爱
玩牌
戏剧
公共场所
本真事迹
前言
导论
十一
十二
十三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