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王的欧洲:7-8世纪的宫廷政治与权力博弈
;
副标题:无;
作者: [德]莱昂哈德·霍洛夫斯基;
内容简介:
中文版序
向中国读者介绍我这本关于近代早期欧洲宫廷和贵族的书,既是荣幸,也是挑战。这主要是因为本书的体裁有些不同寻常,即从学术问题衍生出的个人冒险故事。
纵观历史长河中的复杂社会,政治权力总是以君主制的形式存在,而君主不可避免地需要一个宫廷。因此,任何研究君主和宫廷贵族的历史学家都要面临一个普遍又特殊的现象,这个现象在世界范围内存在了几千年,但没有完全相同的个案。既然如此,想要理解具体因素和普遍因素之间的关系,还有什么比写一部宫廷比较史更好的方法呢?这就是我在《诸王的欧洲》中做的事。本书囊括的事件涉及1642—1799年的9个欧洲君主国,它们分别是法国、英国、波兰、西班牙、奥地利君主国、俄国、勃兰登堡-普鲁士、那不勒斯王国和汉诺威选侯国。在更大的范围内,“比较”似乎也是给中国读者提供有益阅读背景的最佳方式。值得一提的是,17—18世纪的中国宫廷也与欧洲宫廷大相径庭。
诸位读者将在我列出的9个君主国中看到,欧洲是一个多中心的体系。当然,中华帝国也总是要与周边国家打交道。但是,中国是一个被不那么重要的周边地区所包围的中心,这一概念是建立在真切的地理、人口、经济、文化和军事优势之上的。历数欧洲荣膺过最强之称的君主国,国力也没有太大的悬殊,而且没有一个国家有机会征服整个欧洲。即使是早已不存在的罗马帝国也只统治了不到一半的欧洲大陆,而到了1648年,其理论上的继承者——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已经沦为一个松散的中欧小国联盟。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的首脑仍然拥有罗马皇帝的头衔,但这个头衔带来的权力很小。若说皇帝仍是重要的政治角色,那也只是因为他在宪法上是奥地利君主国的统治者。1721年,俄国的统治者也加冕称帝,但这同样没有增强俄罗斯帝国的国力,因为其他欧洲国家仍然认为这个位于欧洲最东边的大国是个暴发户。欧洲诸王与这些皇帝事实上平起平坐,而稍逊一筹的统治者(如选帝侯、大公)只是在级别上
目录预览:
诸王的欧洲:17-18世纪的宫廷政治与权力博弈
版权信息
国王的欧洲世系表
诸王的欧洲报纸
诸王的欧洲地图
诸王的欧洲关系图
推荐语
中文版序
前言
第1章 “一位波兰王子,他的名字我已忘记……”
第2章 希望德摩纳哥夫人至少赌场得意
第3章 丹克尔曼感觉不到子弹
第4章 铁面人受到了惊扰
第5章 格伦布科跳舞
第6章 至少当时我还能把大国玺扔进河里
第7章 卢博米尔斯基们宁愿不要勋章
第8章 格伦布科成亲
第9章 “我当时确实以为根本不会开战”
第10章 圣西蒙迁居
第11章 老妃启程
第12章 马尔东取名
第13章 少后启程
第14章 格伦布科饮酒
第15章 乔治二世对他的胖维纳斯情有独钟
第16章 “我是你们的大哥,你们这些无赖,永远都是我领头”
第17章 波尼亚托夫斯基拯救了他的鬈发
第18章 但费迪南多三世和四世看起来并不十分讨厌
第19章 “现在您看到了,我是一位多么漂亮的巴黎贵妇”
第20章 末日审判已经开始了吗?
尾声
附录
封建封号与官衔
重要的男性宫廷官职
重要的女性宫廷官职
旧秩序下军官的军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