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转到再现代
;
副标题:无;
作者: 冀少峰;
内容简介:
本书凝聚着一个美术馆的文化视野、历史责任和文化担当,同时从差异化的展览理念中,也不同程度反映了中国当下社会的变化及我们共同面临的生存处境和生存困境,也深刻地反思了全球文化格局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问题,及急速变化的社会现实所带来的焦虑体验。
这其实是中国在迈向现代性过程中社会不断转型的缩影,也反映了进入21世纪十几年来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文化身份、生活习惯和价值认同的变化。
目录预览:
由中转到再现代(中国雕塑史论文丛)
版权信息
总序
由中转到再现代 ——展览理念的生成与美术馆知识的传播(代序)
第一章 再雕塑
从雕塑到再雕塑
永远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真实就是力量 ——谈任思鸿的艺术
野性的激情 ——陈文令的艺术
有限中寻求无限 ——傅中望艺术的意义
抽离与再嵌入 ——再论傅中望雕塑的意义
雕塑2012
失忆的快感 ——读黄兴国的雕塑
由失忆到空域 ——读黄兴国的雕塑
为宅雕塑:探索转换时代雕塑艺术的另一种路径
拥抱未来
变幻流动间 ——读景育民的雕塑
追问 ——写于“川上楚天”当代艺术展之际
一种情怀 ——谈@2017:27°角东湖国际生态雕塑双年展
虚实 ——读任戎的雕塑
欢愉背后的孤独 ——读蒋铁骊的雕塑
中国姿态的未来 ——读第五届中国雕塑展
湖水人城和谐相融 ——从27°角到百分百
与城市共生的公共艺术
孙振华的公共艺术观
第二章 中转
为什么是“中转”
游走与坚守 ——湖北当代艺术十年考察
数码时代:当代油画发展的新趋向 ——关于“物是人非——当代油画邀请展”
新时期的中国当代水墨艺术
当代艺术的文献性、价值及其传播的有效性
生命政治与图像记忆
多元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