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诗与狂想曲

admin 2022年07月14日 75次浏览

田园诗与狂想曲

副标题:无

作者: 秦晖

内容简介:


序言 秦晖:“前近代”研究的当代意义(1)
秦晖一

《田园诗与狂想曲》初版于1996年。但它在1989年就曾作为一套丛书中的一本排印过,只是那年的变故导致丛书被取消,它的问世也就又拖了6年多,期间虽有若干增补修改,但基本上它是一部1980年代的著作。作为直接的缘由,1986年我申请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群体”研究,这本书算是这个项目的成果。但我对这一课题兴趣的形成则要早得多。

1980年代我在陕西师范大学任教,那时该校开办函授,每年都要派教师到各地的函授站进行面授辅导,我因此每年都有一段时间到各地搞面授,先后去过关中的渭南、临潼、合阳、华阴、大荔、宝鸡、凤翔等县。我那时有个习惯,每逢外出,无论因私因公,都要在学校开一叠到图书馆、文化馆、方志办、档案馆……去“查资料”的证明,尽管多数情况下如果不是专门去搞项目调研,而是因为其他事情来去匆匆,就很少有时间利用这些证明,但是这几次的面授,上课时间常在晚上,白天可以到处去跑,收获就很大。当时利用档案搞研究的风气还未兴,尤其国内史学界除了对明清内阁大库、南京民国档案和著名的巴县、曲阜孔府档案有所利用外,一般的地方中小档案馆几乎无人问津,各地都是馆舍破旧、门可罗雀、编目不详,条件十分简陋。但是好在衙门气息和各种清规戒律要比现在少得多。当时查档的多是搞人事、政审这类机关的公务同仁,很少接待社会各界的百姓。你只要持有足够级别的介绍信,就被当做“公务”接待,服务十分热情,也没有什么“创收”赚钱的考虑。我因此在各市县的档案馆(以及一些部门如宝鸡市公安局的档案室)看到大量关中土改前后乃至清代的乡村社会资料,联系到在关中工作时耳闻目睹的各种口传掌故和文献,就有了这个“关中模式”的想法。

在1980年代,我国人文学科搞计量研究的还不多,今天人们在报刊上就能看到的吉尼系数之类概念,那时还极少有人提,更少有人在历史研究

目录预览:

​ 田园诗与狂想曲
序言 秦晖:“前近代”研究的当代意义(1)
序言 秦晖:“前近代”研究的当代意义(2)
序言 秦晖:“前近代”研究的当代意义(3)
序言 秦晖:“前近代”研究的当代意义(4)
序言 秦晖:“前近代”研究的当代意义(5)
序言 秦晖:“前近代”研究的当代意义(6)
序言 秦晖:“前近代”研究的当代意义(7)
序言 秦晖:“前近代”研究的当代意义(8)
序言 秦晖:“前近代”研究的当代意义(9)
目录
绪论农民、农民学与农民社会的现代化(1)
绪论农民、农民学与农民社会的现代化(2)
绪论农民、农民学与农民社会的现代化(3)
绪论农民、农民学与农民社会的现代化(4)
绪论农民、农民学与农民社会的现代化(5)
绪论农民、农民学与农民社会的现代化(6)
“农民(peasant)”与封建社会(1)
“农民(peasant)”与封建社会(2)
“农民(peasant)”与封建社会(3)
........


[EPUB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