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 01
(副标题):无 ;
(作者): 李冰 ;
内容简介:
序言——一部有文献价值的小书(1)
序言—— 一部有文献价值的小书
詹福瑞
我是李冰较早的读者之一。
那是2004年,我初到北京,一天下班,在报刊亭前偶尔站下来随便翻一份都市报的文化版,看到一篇采访阎连科的文章,居然占了这张不厚的报纸的两个整版。我一下子被文章吸引住,记者尖锐得近乎刁钻的提问与阎连科直率的回答,可称两绝。
记者:《日光流年》上届与本届都入围茅盾文学奖,您觉得这次有戏吗?
阎连科:没戏。我的作品不够温和。首先因为茅盾文学奖中没有一个先例是颁给了有着“遗珠之憾”的上届入围作品的;第二,这部作品有些评委可能不喜欢,就像一个长期吃惯了巧克力的人是不会乐意去尝尝黄连的滋味的,而以往作品多是巧克力类的。
如此答问,妙语连珠,通篇皆是。让人如此过瘾的文字越发罕见,何况是在要考虑市场化生存的都市报上,这张小小的报纸的身份在我心目中似乎陡涨。我买下报纸,并从此开始关注这张报纸的这个版面,却并未留意那个写字的人。
后来与我的学生李冰谈到此事,她笑眯眯地告诉我,那些文字都是出自她手!我才想起,曾师从我学习古典文学的李冰,当时已经有着十年的新闻从业经历。从那时我才知道,自2003年始,李冰就开始主持这块名为“文化 •对话”的专栏。我才知道,不仅是我这样关心文坛的学者喜欢看她的对话,就连我在其他媒体就职的学生也都很认同这块相当纯粹的文化阵地。
不久,我每天都能读到这份报纸了,李冰知道老师还关注当代文学,关注她的工作,为我特意订了一份。从此,每到周末,我就可以欣赏到李冰或刁钻之问、或厚道之感,其间当然也不免有时尚而又八卦之问,如问张贤亮:“你知道自己有绯闻吗? ”
欣赏到作家、学者们或生花妙答、或狡黠对答、或同常人的实在应答,篇篇如期而至,从不爽约,从不让人失望,如同周末喝到
目录预览:
听·说 01
目录
序言——一部有文献价值的小书(1)
序言——一部有文献价值的小书(2)
自序 枕边的面容(1)
自序 枕边的面容(2)
毕淑敏 我已经活了三千岁(1)
毕淑敏 我已经活了三千岁(2)
毕淑敏 我已经活了三千岁(3)
毕淑敏 我已经活了三千岁(4)
毕淑敏 我已经活了三千岁(5)
毕淑敏 我已经活了三千岁(6)
毕淑敏 我已经活了三千岁(7)
冯骥才 拼十年查民俗家底(1)
冯骥才 拼十年查民俗家底(2)
冯骥才 拼十年查民俗家底(3)
冯骥才 拼十年查民俗家底(4)
冯骥才 拼十年查民俗家底(5)
海岩 爱情对我可有可无(1)
海岩 爱情对我可有可无(2)
........